众力资讯网

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放,却成了谁都绕不开的大玩家,中俄贸易

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放,却成了谁都绕不开的大玩家,中俄贸易干到2400亿美元,直接创了历史纪录,美国人盯得再紧,也没揪出中国给俄罗斯送武器的实锤,可两国的生意越做越猛。 说起俄乌冲突,转眼三年多过去,战场上炮火连天,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争夺激烈,俄罗斯推进缓慢,西方援助源源不断,但中国这边始终保持中立,从没派一兵一卒,也没公开提供致命性武器援助。这事儿听着挺怪的,中国明明没沾军事边儿,却在经济上成了绕不过去的角色。尤其是中俄贸易,2024年直接冲到244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前一年还多出1.9%。这数字不是吹的,中国海关总署1月13日刚公布的,里面中国对俄出口涨了4.1%到1155亿美元,进口基本持平在1293亿美元。俄罗斯那边能源卖得飞起,中国工厂的产品也源源不断过去,俩国间货物流转得像老搭档似的。 为啥贸易这么猛?简单说,各取所需。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后,欧洲市场大门一关,石油天然气这些大宗商品急需新买家,中国正好能源需求旺盛,工业化进程快,进口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量节节攀升。2024年,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占其总出口的四成多,天然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输送量达38亿立方米以上,比前一年多出8亿立方米。木材、煤炭、铜矿这些原材料也大批运来,中国炼厂和建筑工地都靠这些稳住供应链。反过来,中国出口的日用品和工业品填补了俄罗斯的市场空缺。以前俄罗斯人开德国车,用法国手机,现在超市里到处是比亚迪电动车和小米智能手机。2024年中国对俄汽车出口暴增,电动车销量一度占俄罗斯新能源车市场的九成多,手机、家电、甚至厨房里的榨菜和辣酱都成了热销货。这些东西不光便宜,还实用,俄罗斯人日常消费直接转向中国制造,贸易额就这样水涨船高。 美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冲突一开始,他们就怀疑中国在暗中帮俄罗斯绕过制裁,尤其是双重用途货物,那些表面民用、实际能转军用的玩意儿。像卫星导航配件、民用无人机零部件、计算机芯片,这些东西美国情报部门天天盯着。2024年,美国财政部和国务院多次发声,估计中国提供了近八成受制裁的双重用途物品,直接或间接支撑了俄罗斯的军事工业。美国还联合欧盟,针对中国企业下手,10月就首次制裁了两家中国无人机供应商,指它们给俄罗斯提供攻击型无人机的部件。欧洲议会也跟着闹,讨论中国出口的这些货可能“间接支持战争”。但话说回来,美国人盯得再紧,也没抓到中国直接送武器的铁证。卫星天天拍,边境检查站层层设卡,打开集装箱一看,全是生活用品,一颗子弹都没影儿。中国外交部回应得也硬气,这些产品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你们自己以前也卖过,现在轮到我就不行?更何况,中国没加入任何军事阵营,不搞军援,只谈生意,这点上谁也挑不出大毛病。 这贸易火爆的背后,是俄罗斯经济在制裁压力下的求生本能。西方封锁SWIFT系统,冻结资产,俄罗斯卢布一度暴跌,但转向东方后,情况稳住了。中俄贸易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比例升到九成以上,避开了美元霸权。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强调东方伙伴的重要性,2024年东方经济论坛上就点名中国是可靠后盾。中国这边呢,稳资源是关键,进口廉价能源帮着控制通胀,出口产品消化过剩产能。电动车出口俄罗斯,本来是打开新市场,结果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降到1064.8亿美元,同比下滑9.1%。出口跌得更狠,11.9%到835亿美元,进口降5.9%到1012亿美元。为啥降?能源价格波动大,俄罗斯国内市场饱和,中国电动车销量直线掉59%到17万辆。俄罗斯工贸部说,这标志着高速增长期结束,得从出口转向投资合作。但即便这样,双边贸易还是俄罗斯最大的单一伙伴,占其外贸四分之一,中国这边也稳坐俄罗斯能源进口头把交椅。 中国在中立旗号下玩得转,这套路挺现实主义的。不站队,不卷入泥潭,但也没放弃机会。俄罗斯缺工业零部件,中国供应链成熟;俄罗斯能源卖不动,中国正好要稳定生产。2024年贸易结构优化,能源贸易当“压舱石”,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份额超五成。2025年虽有回落,但天然气管道照样跑,石油轮船继续靠港。西方制裁没拖垮俄罗斯,反而逼出这种市场驱动的绑定方式。没有正式盟约宣言,就靠货运单和收据维系,利益链条牢得像钢筋。网友们议论,这哪是同盟,分明是“各取所需”的生意经。 未来咋走?难说,能源转型加速,俄罗斯石油卖得越来越难,中国绿色需求上来了。但短期看,这种默契合作还会继续,因为需求在那摆着,谁也绕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