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萧美琴这次可把欧洲给坑惨了!欧洲正为稀土供应发愁,中国一纸出口限制令就让生产线卡

萧美琴这次可把欧洲给坑惨了!欧洲正为稀土供应发愁,中国一纸出口限制令就让生产线卡壳,这时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突然现身布鲁塞尔,抛出供应链合作的橄榄枝。 全球稀土储量中,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有不少优质矿,欧洲自己也能从这些国家买到原矿,但问题的关键卡在了“分离提纯”这一步。 中国现在掌控着全球92%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简单说就是欧洲买回去的稀土矿,必须运到中国加工成高纯度的稀土材料,才能用到生产线里。 这就像手里有面粉,却没有烤箱和配方,根本做不出能吃的面包。 2025年10月中国实施稀土管制后,欧洲企业提交的2000份出口许可申请,过了一个月才批下来一半,直接导致德国汽车巨头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线减产,荷兰光刻机企业的核心部件供应也亮起红灯。 更要命的是,稀土在现代工业里几乎无可替代,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离不开钕铁硼永磁体,每台电机就要消耗约2公斤稀土;风电叶片的变频系统需要镝元素来耐高温;就连手机芯片的化学机械抛光环节,都得用铈基抛光液才能保证精度。 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欧盟每年稀土需求超过1.2万吨,其中90%以上的加工产品依赖中国供应,这种依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上世纪90年代,欧洲为了环保关闭了大部分稀土加工厂,把高污染、高能耗的环节转移到海外,没想到几十年后反而被卡了脖子。 2023年欧盟就推出过“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到2030年将稀土加工自给率提升到30%,但直到2025年,欧洲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还不足全球的3%,新建工厂不仅投资巨大,还得面临至少5年的技术磨合周期,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萧美琴在布鲁塞尔的演讲里,把台湾描绘成“稀土供应链救世主”,声称能填补欧洲的供应缺口,但台湾本身几乎不产稀土,96%的稀土依赖从大陆进口,每年消耗量大概3000吨,全部用来供应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 自己都要靠别人供血,怎么可能有余力出口给欧洲?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前不久就曝出稀土库存只够维持30天,要是真有多余产能,早就先保障自家工厂了。 再看技术实力,台湾的稀土加工产业只局限于下游的元器件制造,根本没有独立的分离提纯能力。大陆实施的“0.1%规则”更是让台湾无路可钻——只要产品中含有的大陆受控稀土成分超过0.1%,或者使用了大陆的加工技术,出口时都得经过大陆批准。 萧美琴所谓的“供应链合作”,本质上就是想把大陆加工的稀土产品换个包装卖给欧洲,这不仅绕不开大陆的管制,还可能让欧洲企业面临违反出口规定的风险。 这趟欧洲之行,醉翁之意不在稀土,而在“借势谋独”。她心里很清楚,台湾根本没能力解决欧洲的稀土危机,之所以敢抛出这个橄榄枝,就是想利用欧洲的焦虑,把“台欧关系”往官方化方向带。 但欧洲可不傻,一旦真的和台湾搞所谓“稀土供应链合作”,首先就要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国早就明确表态,任何与台湾进行官方性质的经贸、外交往来,都将影响双边关系。 欧盟刚刚和中国建立“稀土特殊沟通渠道”,好不容易争取到部分申请的优先审批权,怎么可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放弃和中国的务实合作? 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并不少见。2016年蔡当局曾试图和捷克部分政客搞“合作”,结果导致中捷经贸合作停滞了整整三年,捷克企业损失超过20亿欧元。欧洲企业心里跟明镜似的,和台湾搞政治化的供应链合作,无异于抱着炸弹做生意,随时可能因为两岸局势变化血本无归。 欧洲现在的处境其实很清楚:要么相信萧美琴的空头支票,被绑上“独台”战车,最终既拿不到稀土,又丢了中国市场;要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中国开展务实合作,通过“特殊沟通渠道”解决供应问题。 事实上,中国的稀土管制并不是“禁运”,而是“规范管理”。对于符合规定的企业和用途,中国一直保持开放态度。 2025年11月欧盟与中国建立“特殊沟通渠道”后,已有多家欧洲企业的紧急申请获得优先审批,这说明只要不搞政治操弄,务实合作的空间一直都在。 从长远来看,欧洲要解决稀土焦虑,关键还是要补全自己的产业链短板,而不是寄希望于“台独”势力的虚假承诺。 但这需要时间和资金,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与其被萧美琴忽悠着“趟浑水”,不如踏踏实实和中国合作,毕竟中国不仅有加工能力,还有稳定的供应体系,这是台湾根本无法比拟的。 萧美琴这波操作,本质上是把欧洲当成了“独台”的垫脚石。她明知台湾没能力供应稀土,却还要抛出橄榄枝,无非是想制造“台欧官方往来”的假象,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而欧洲要是真的上了当,就会陷入“稀土没拿到,关系还搞僵”的两难境地,堪称赔了夫人又折兵。 稀土供应链的核心在中国,这是几十年产业积累的结果,“台独”势力想靠几句空话就撬动全球产业链,无异于痴人说梦。欧洲要是真的被萧美琴坑了,最后恐怕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评论列表

吉风
吉风 2
2025-11-14 14:23
只要配合美国对中国封锁芯片的,一律断绝系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