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天文学家终于逮到了一颗恒星正在发怒的瞬间。距离我们40光年外,一颗红矮星突然向太

天文学家终于逮到了一颗恒星正在发怒的瞬间。距离我们40光年外,一颗红矮星突然向太空抛出大量物质,速度高达每秒2400公里。这团物质足够致命:如果有行星不幸挡在它的路径上,整颗星球的大气层都会被剥得干干净净。这是人类第一次确凿无疑地观测到太阳系外恒星的日冕物质抛射。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想抓住这样的现象,却始终只能看到间接证据。而这一次,荷兰射电天文研究所的乔‧卡林厄姆团队用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太空望远镜和LOFAR射电望远镜,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物质逃离恒星的瞬间。要理解这个发现有多重要,得先说说什么是日冕物质抛射。太阳表面时不时会发生剧烈爆发,把海量的带电粒子和磁场一股脑扔向太空,这就是日冕物质抛射。这些物质团横扫太阳系,撞上地球磁场时会激发出绚丽的极光,但同时也在悄悄侵蚀行星的大气层。在太阳这里,我们已经观测了无数次这样的爆发,知道它有多暴躁。比如最近这几天惊艳的极光爆发,就源自于前几天太阳接连不断朝向地球的日冕物质抛射。但在其他恒星那里,情况就复杂了。恒星距离太远,爆发产生的信号极其微弱。以前的观测要么看到一些蛛丝马迹,要么只能靠推测,始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证明物质真的逃离了恒星。这一次不一样。当日冕物质抛射冲破恒星强大的磁场泡泡,冲向星际空间时,会产生冲击波,并释放出短暂而强烈的射电信号。LOFAR望远镜的新数据处理技术捕捉到了这段射电波,而XMM-牛顿测定了恒星的温度、自转速度和X射线亮度。两组数据对上了,拼图完整了。那颗红矮星本身就是个暴脾气。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一半,自转却快20倍,磁场强度是太阳的300倍。这次抛射的速度在太阳这里属于极端情况,太阳每20次爆发中才会出现一次这么快的。而且这团物质不仅快,还足够致密,能把靠近它的行星大气完全扫走。这个发现让寻找地外生命的故事变得复杂了。过去我们判断一颗行星是否宜居,主要看它和恒星的距离——近了太热,远了太冷,距离刚好的区域叫作宜居带,那里可以有液态水。但现在我们知道,光有合适的距离还不够。如果恒星经常发怒,不停向外抛射高能物质,那么即便行星躺在宜居带的正中心,也可能被一次次轰击剥去大气层,最终变成一块贫瘠的岩石。更麻烦的是,银河系里大部分已知行星都围绕红矮星运行。这类恒星比太阳暗、比太阳冷、体积小,但磁场活动往往更剧烈。研究团队成员、欧空局的亨里克‧埃克隆德指出,小质量恒星周围的空间天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极端,而它们恰恰是潜在宜居行星的主要宿主。这意味着那些行星能否保住大气层、维持宜居条件,比我们之前预计的要困难得多。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标志着恒星爆发观测进入了新阶段。我们不用再仅仅依靠太阳的表现来推测其他恒星的行为,而是真正看到了它们如何“发怒”。这不仅关乎我们对恒星和空间天气的理解,也关乎在浩瀚宇宙中寻找生命栖息地的可能性。宇宙从来不是安全的摇篮。那些看似温和的星光背后,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能量风暴。而生命若想在那里扎根,得先学会在风暴中站稳脚跟。~~~~~~图为一颗红矮星上发生日冕物质抛射的想像图,图源:Olena Shmahalo/Callingham et al.信源:Joseph Callingham, Radio burst from a stellar coronal mass ejection, Nature (2025). DOI: 10.1038/s41586-025-09715-3.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