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华日报这两天抛出一个小新闻——福建南平的张敏跑到南京市档案馆,想给已经牺牲多年

新华日报这两天抛出一个小新闻——福建南平的张敏跑到南京市档案馆,想给已经牺牲多年的外公外婆找户籍卡,结果工作人员翻出材料,把一桩年代久远的谜团亮到我们面前: 烈士聂曦的弟弟聂磊,他的孩子却跟着妈妈黄萍姓黄,外公外婆的旧户口本像是被硬生生切了一刀,家谱里突然多出了一条支线。 张敏的寻档念头,源于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剧中隐蔽战线烈士的事迹让她想起家族里模糊的传说:外公聂磊有个牺牲在台湾的哥哥,全家人都很少提起这个名字。 她只知道外公外婆晚年总对着一张泛黄的兄弟合影发呆,照片背后写着“曦 磊 民国三十六年秋”,除此之外再无更多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提交了查档申请,没想到这一查,竟牵出了跨越七十余年的隐秘往事。 工作人员在154万份解放前夕户籍档案里反复比对,四张户籍卡很快被抽了出来。最上面那张属于聂曦,29岁,服务处所标注“国防部史料局”,住址登记在“炮标”——后来经考证是黄埔路附近的分配宿舍。 旁边是他妻子高申、女儿聂钦的卡片,第四张则是聂磊的,职业栏同样写着“国防部史料局”,与哥哥的工作单位完全一致。张敏盯着卡片上聂曦的照片,突然明白家族沉默的原因,这根本不是普通的兄弟共事,而是隐蔽战线里的家族联动。 聂曦的身份远比张敏想象的更特殊。他是1949年赴台执行秘密情报任务的“东海小组”核心成员,以副官身份协助“密使一号”吴石搭建情报网络,那些关乎台湾战略防御的关键信息,正是通过他们的手传递给大陆。 1950年叛徒出卖,聂曦与吴石、陈宝仓一同被捕,牺牲时不过31岁。消息传回南京,聂磊正在整理哥哥留下的文件,他当场烧掉所有涉密材料,连夜带着妻子黄萍离开了户籍卡上登记的住处。 孩子随母姓黄,正是那时聂磊和黄萍做出的决定。聂磊本也在国防部史料局任职,哥哥的隐蔽工作他虽未全程参与,却深知其中凶险,这份职业敏感性让他在变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了抉择。 户口本被“切断”的部分,原是聂磊与聂曦的亲属关联登记,他托人悄悄修改档案,刻意弱化兄弟关系,就是怕特务顺着户籍线索找上门。聂家原本规整的家谱里突然多出黄姓支线,实则是用姓氏做屏障,为家人筑起的安全防线。 这些细节,张敏此前一无所知。她只记得外婆黄萍直到晚年都保持着谨慎的习惯,寄信从不用真实地址,家里的老照片都用牛皮纸包了一层又一层。 现在看着户籍卡上聂磊年轻的面容,再想起外婆临终前说的“你外公这一辈子,都在替两个人活”,所有零碎的记忆瞬间串联起来。聂磊用隐姓埋名的方式守护了家人,却也把对哥哥的愧疚藏了一辈子,连家谱都不敢如实记载。 同一批被找到的,还有吴石、陈宝仓两家的10张户籍卡。吴石一家七口的住址“湖北路翠琅村1号”清晰可辨,陈宝仓与妻子、女儿的登记信息完整,14张卡片上的照片,成了后人与先辈“相见”的唯一媒介。 在北京的陈宝仓外孙女李敏,也是第一次见到外婆陈师文通的户籍照片,那些电视剧里没讲的细节,全被档案里的字迹和影像补全了。 南京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说,这批档案2006年从公安仓库移交过来,花了四年才完成修复和数字化,2010年对外开放后,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些泛黄的卡片。 若不是《沉默的荣耀》引发关注,若不是张敏执着寻档,聂家的这段往事或许会永远沉在档案库里。这些看似冰冷的户籍信息,实则藏着隐蔽战线最鲜活的注脚——烈士在前方赴死,亲人在后方用沉默守护,连姓氏都成了信仰的密码。 张敏把户籍卡的复印件带回了福建,她要把这段故事补进聂家家谱。那些被刻意隐藏的过往,不是家族的污点,而是两代人用生命和隐忍写就的忠诚。聂曦用牺牲践行了使命,聂磊用一生守护了传承,黄姓支线从来不是家谱的断点,而是英雄家庭无声的勋章。 档案从不是静止的纸页,而是会说话的历史。它让聂曦这些“沉默的英雄”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让后人读懂了英雄背后家人的付出。那些被修改的户籍、被隐藏的姓氏,恰恰印证了信仰的重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fish fish
fish fish 35
2025-11-13 15:01
辛酸,佩服

知足常樂 回复 11-13 20:19
心受其恩

zhwl
zhwl 12
2025-11-13 18:08
真像,一家人就是像
超哥
超哥 6
2025-11-13 20:06
致敬[点赞][点赞][点赞]
阿郎
阿郎 6
2025-11-13 20:44
家国有您 和平永久
真诚
真诚 3
2025-11-13 20:44
尽快找到英雄遗存,让英雄早日回家落叶归根。英雄永垂不朽!

麓山枫林 回复 11-13 22:23
已经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