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关注世界肺炎日,这场畅享健康呼吸老年肺炎科普讲座在沪举行

每年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今年的主题是“认识肺炎、预防肺炎、远离肺炎”‌。当天,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指导,上海市静安区老年大学、上海和众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和丸红制药中国协办的“HONG扬健康·畅享健康呼吸老年肺炎科普讲座”‌在上海举办。

本次活动除了线下的讲座以外,还采用了线上直播的形式,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患者家属和基层医护人员参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朱迎钢教授、上海市中医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麦静愔教授等专家出席活动,共同就老年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

老年肺炎发病率呈季节波动不典型症状易导致延误诊治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全球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异常严峻,人口基数大,CAP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CAP发病率高,且病情复杂多变,发病急骤等因素,常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此外,老年CAP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多为秋冬季高发,夏季低发;从地域上来看,东北、华东地区是老年CAP的高发地区。

“秋冬季是老年人肺炎的高发季节,65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高龄(80岁以上)和有呼吸道慢性病的老年人易患肺炎。”朱迎钢教授指出,“与中青年人相比,老年肺炎具有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除常见的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外,老年人患肺炎时更易出现非典型表现,如食欲下降、乏力、意识模糊、尿失禁等,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年老体衰的正常表现,导致就诊延误。”

“呼吸急促是老年肺炎的一个敏感指标,当老年人出现发热或上述不典型症状时,应尽早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朱迎钢教授强调。

老年肺炎致病菌分布特殊需尽早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由于老年人基础状态、合并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特殊性,老年CAP的致病菌分布也具有其特点。

朱迎钢教授表示,“老年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具有特殊性,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尤以高龄老人更为明显。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耐药菌感染风险高等特点。”

“在治疗时,需基于老年肺炎独特的病理生理特征,尽早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根据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结合器官功能状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恰当的抗感染药物,关注重症感染,准确分析初始治疗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相较于传统抗菌药物,一些全新类别的抗菌药物疗程明显缩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朱迎钢教授强调,“对于重症肺炎患者,除了抗感染治疗外,还需要加强气道管理、营养支持、容量管理等综合治疗措施。”

谈及老年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麦静愔教授表示,“中医学认为老年CAP患者多存在邪实正虚并存的特点,故多从正邪两方面辨证论治,肺喜润而恶燥,气机宣降之枢,故辨证中清肺祛邪以清热宣肺为法,同时兼顾补虚、调畅气血,以养阴益气、健脾祛湿、补肾纳气为法。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老年CAP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水平,有效改善病情,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应对秋冬季高发风险预防老年肺炎需多管齐下

老年肺炎的预防至关重要,如防止误吸、疫苗接种、改变生活质量、强化基础疾病控制,都有可能明显降低老年肺炎的发生。

朱迎钢教授提出了具体建议,“首先,疫苗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推荐老年人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减少感染机会;再次,对于有吞咽障碍的老年人,应注意进食体位,细嚼慢咽,预防误吸;此外,保持口腔清洁、均衡营养、适度运动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麦静愔教授特别强调,“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就医。从内培养正气,从外规避邪气,方能让我们呼吸得更健康、更有力!”

据悉,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专家围绕“如何区分感冒和肺炎”、“长期卧床老人如何预防肺炎”公众关切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提升了科普的实用性与参与感。会议现场,主办单位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老年肺炎防治是系统性工程,需凝聚医疗、社区、家庭与社会多方力量,构建覆盖全链条的老年呼吸健康防护体系。未来将继续通过专业科普、基层培训与媒体传播,推动老年健康知识普及化、行动化,助力实现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为“健康中国2030”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栏目主编: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