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56年,林帅给父亲林明卿过八十大寿,一家人拍下了这张唯一的全家福照片。 林明

1956年,林帅给父亲林明卿过八十大寿,一家人拍下了这张唯一的全家福照片。 林明卿出生在1877年,那时候还是清朝光绪三年,地点是湖北黄冈县东北的林家大湾。原先村子叫白羊山,因为林氏家族在这扎根,人口越来越多,渐渐改名叫林家大湾。林家祖先从福建过来,唐宋时候迁到安徽,又到湖北麻城,晚宋才定居黄冈,成为当地有点名气的家族。林明卿爷爷林时朗生了五个儿子,他排老四,乡亲们都喊他林四爷。兄弟多,田地少,早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学了点字,就出去打工,当过村里杂货铺的店员,后来还到长江上的小火轮船上做账房先生,管管账目,攒了些小钱。 林明卿娶了陈氏做老婆,两人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林宝珠,长子林庆佛,次子就是林育荣,也就是后来的林彪,还有林育菊、林向荣和幼女林小妹。他本人住在乡下,但不爱种田,农活干得一般,家里人多口杂,又没啥遗产分,生活一直挺艰难的。年轻时他靠着在外头学的手艺,勉强维持家计。1921年,林宝珠的丈夫病故了,她带着两个小孩子回娘家,还带回点钱。这笔钱成了转机,林明卿建议买两台织布机,开始自家做纺织生意。他自己早年学过织布手艺,就辞掉外面的活计,把大儿子林庆佛也叫回家,全家上下一起干,从小作坊起步,纺纱织布卖给本地人。 生意起步不容易,林明卿带头管事,家里人分工明确,先在自家屋子里操作机器,慢慢积累资金。几年下来,规模大了,雇了外村工人,添了设备,林家在林家大湾成了有名的富裕户。这也让孩子们有机会上学,林彪小时候在家氛围里长大,聪明好学,九岁就进私塾。林明卿粗通文墨,能看报纸,书法还行,在村里算个先生。他注重教育,林彪受影响,1925年考上黄埔军校,走了军旅路。大革命时期,林明卿参与当地农民运动,去贫民工厂当代表,组织生产和宣传。失败后,他回村继续管纺织厂,养家糊口。 抗日战争打响,日本军队侵入黄冈,林明卿带着全家逃难,一路步行过山区,每天走不了多少路,带着老人孩子,途中吃干粮歇树下。1944年,陈氏在柳州郊外救人时染病去世,林明卿找棺材就地埋了,还立碑记着。战后,他重建家园,继续经营生意。1949年后,林彪安排把他接到北京,住在儿子提供的住所,开始晚年日子。林明卿适应城市生活,每月林彪来看他,带点水果衣物啥的,父子聊家常。他身体还行,早起散步,看看报纸,饮食清淡。 1956年,林明卿满八十岁,林彪特意把他接到北京毛家湾住处,办了场简单生日。没啥大排场,就全家吃顿饭。那年林彪地位高,但聚会低调。林宝珠也来了,她在家庭里作用大,早年回娘家带钱启动纺织生意,帮助林家翻身。照片里,林明卿坐中间,须发白,精神好,左侧林宝珠,右侧林彪和其他亲属。这张成了林家唯一全家福,记录了那刻团聚。二十年前,1936年他六十岁时,只收到陕西寄的贺信,祝平安。随后日本入侵,全家流离,断了联系二十年。这次生日,让他感受到安定。 林明卿在林家大湾的纺织生意,不光养家,还培养出家族成员。林育南是侄子,早年工人运动领袖,林育英也出名。林家跟林则徐有远亲关系,同族。林明卿头脑活络,从两台机子起步,扩展到雇人办厂,收入稳了,村里人羡慕。他管事严,但公平,工人待遇过得去。林彪小时候帮过忙,卷纱啥的,学到勤奋。生意高峰时,林家有田49亩,山林300多亩,房屋35间,织布工场一座。他当族长,村里30多户都姓林,事事找他商量。 晚年在北京,林明卿过得平静。1959年,大儿子林庆佛脑溢血去世,年57岁,让他伤心。1962年1月,他自己突发脑溢血,卧床不起,呼吸弱。家人送阜外医院,医生急救,但没抢回。1月14日去世,享年85岁。

评论列表

陈祖清
陈祖清 12
2025-11-13 11:17
这个家族,孕育出一代战神!
用户61xxx15
用户61xxx15 4
2025-11-13 21:10
这照的什么,额头全都一样
天园地方
天园地方 3
2025-11-13 23:18
林育英是林总、林育南(张浩)的革命引路人
用户11xxx08
用户11xxx08 2
2025-11-13 22:13
林总和叶群,有夫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