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张发奎这个人很奇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的主力部队都来自张发奎的

张发奎这个人很奇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的主力部队都来自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开国十大元帅中有五位,十大将中有六位都曾做过他的部下。 有这样一个人,三大起义的主力都从他部队里出来,后来当了元帅和大将的十一个人都是他手下,可他自己却没跟上历史的脚步。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将军? 说起张发奎这个人,真是让人琢磨不透。1896年出生在广东韶关的一个农家,客家人,说话带着浓浓的山里口音。十五岁那年,父亲拿出家里攒了几年的十两银子,让他去广州闯荡。 到达广州后正好省政府为振兴实业训练技工所设的增步习艺所招收徒工,张发奎去报名并且顺利被录取。辛亥革命一响,他进了粤军,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先是读广东陆军小学,后来进武昌第二军官预备学校,和薛岳、叶挺、黄琪翔这些人是同学。 这家伙最厉害的时候是北伐期间。1925年担任第四军十二师师长,打出了”铁军”的名号。汀泗桥、贺胜桥这些硬仗,他的部队都是主力。到了1927年,他当上了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手下兵强马壮。 据俄顾问库曼宁回忆:到北伐后期,张发奎军队中有二干五百至三干名共产党员。这个数字在当时的国民革命军里是独一无二的。叶挺、叶剑英、贺龙、周士第、卢德铭这些人,都在他手下干过。可以说,大革命时期的北伐军高级将领中,张发奎是与中共关系最友好、客观上对中共帮助最大者。 三大起义和他的关系就更直接了。南昌起义的主力是第二方面军的两万多人,在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等共产党员的指挥下,于8月1日发起了”南昌起义”。贺龙的第二十军、叶挺的第二十四师,都是从他部队里拉出去的。 秋收起义更有意思。秋收起义的主力军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卢德铭原本是叶挺独立团的营长。这支部队本来要去参加南昌起义,结果路被张发奎的部队堵住了,只好绕道江西修水,成了秋收起义的骨干。 广州起义也一样。广州起义的主力是叶剑英率领的第四军教导团,是由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和毛泽东主持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组成。这个教导团原本也是张发奎的部队,只不过后来被叶剑英接手了。 从他部队里走出来的开国功臣更是一串。叶剑英元帅曾在1927年担任第4军的参谋长;林彪则是第4军中的一名连长;贺龙担任过暂编第20军的军长;徐向前曾在第2方面军总部任军部参谋;而陈毅则在第2方面军中担任文书。这五位开国元帅,全都在他手下待过。 大将粟裕,陈赓,张云逸,许光达也都参加了南昌起义,谭政,罗瑞卿两位大将,也是因南昌起义而走上了革命道路。算起来,六位开国大将也都和他有关系。 可是这么一个人才辈出的将军,自己却走错了路。1927年7月,面对汪精卫的”分共”压力,他选择了妥协,没有跟共产党站在一起。南昌起义爆发后,张发奎大为震惊,向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吐槽:“贺龙我不去说他,希夷(叶挺)竟叛我而去,实出我所料,平心而论,我何时亏待过他?” 广州起义更让他难堪。12月11日,趁张发奎和黄琪翔带主力部队离开广州的机会,以叶剑英教导团为核心的”广州起义”爆发。眼看就要在广东站稳脚跟了,结果被自己的老部下”偷了家”。这一下,他的政治生涯基本完蛋了。 抗战期间,他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在淞沪、武汉、粤北等战场还是打了不少硬仗。1945年广州受降,算是又风光了一回。可内战一开始,他就彻底边缘化了。1949年,他既没去台湾,也没留在大陆,而是去了香港。 1980年张发奎在香港病逝,生前他经常念叨一句话:当年要是没跟错人,就好了!我本来也可以坐朱德的位子(元帅之首)。这话还真不是吹牛。55年我军评衔特别注重红军创业资历,而我党早期领导的起义中,大批著名将领出自张发奎的部队。 历史就是这样,关键时刻的一个选择,决定了人的一生。张发奎有能力,有威望,部下个个都成了大人物,可他自己却成了历史的过客。 从张发奎身上能看出什么?一个人再有本事,选错了方向就是白搭。你们觉得,如果当年他跟着共产党走,真的能成为元帅之首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