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64年12月22日,曾国藩胞弟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燏,在医院完成了检查后,告诉

1964年12月22日,曾国藩胞弟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燏,在医院完成了检查后,告诉司机:“请开车送我去灵谷寺看看。”不久,汽车抵达灵谷寺,曾昭燏让司机在车里等她,随后她登上了南京灵谷寺,从66米高塔一跃而下,事后,人们在她的大衣口袋发现一张字条,上面留有短短8个字。 1964年12月22日,曾昭燏早上去丁家桥医院做常规检查。那天她五十五岁,检查包括血压血常规心电图和X光,医生王医生汇总后说指标正常,建议多休息服维生素。她付了挂号费,走出医院,坐上博物院的小轿车。司机小李问去哪,她说去灵谷寺转转。汽车沿中山东路开,途经新街口,车程二十五分钟左右。到寺外空地,她下车递给小李半斤苹果和大衣,说让他车里等。她叮嘱大衣口袋东西别丢,然后独自进寺。 灵谷寺塔建于1932年,高六十六米,九层八面,用花岗岩砌基座,表面有北伐浮雕。她从塔门进底层大厅,沿螺旋楼梯上。第一到第五层,她一步步登,楼梯狭窄光线暗。第五层她停下走近窗,俯视寺庙屋檐。继续上第六第七层,墙角有灰她侧身过。到第八第九层,推开铁门上露天平台。平台方形边长八米,四周矮栏一米高,用铁条焊。她走近南栏握住栏杆,凝视中山陵碑亭。北风吹起衣角,她绕平台一周,检查栏杆焊缝。东侧栏杆稍松,她站定松手,跨过栏杆,从塔顶跃下。 坠落撞击塔基草坪,发出闷响。寺中僧人和游客闻声赶来,第一位僧侣跪地查看,她头部着地四肢摊开。人们围拢呼叫急救,小李跑上认出大衣。掀开大衣在左口袋取出纸条,展开见钢笔字迹八个字,我的死与司机无关。僧人念出,围观者低语。急救车鸣笛到,医护抬上担架盖白布运走。寺庙关塔门,警方记现场,草坪留血迹。纸条交给单位,证实司机无涉。她的住所,同事赶来收拾遗物,包括考古笔记和报告。医院记录显示检查正常,无异常迹象。 灵谷寺塔事件后,入口设警示牌,栏杆加固。她的选择源于长期压力,家族背景让她在工作中遇阻。亲人被划右派,她遭批判,丢院长职务,下放劳动。1962年恩师胡小石去世,她在家翻手稿枯坐一夜。给朋友信中写今夜风大纸张翻飞,唯愿春快来。这些经历让她沉默寡言,学术会议上低头不语。时代变迁让她从学者变改造对象,荣誉成罪证。她留字条显示清醒,不愿连累无辜。她的离去反映知识分子在洪流中的挣扎,也暴露体制对个人的无情。 她的遗体法医检为高坠伤致死,次日火化,骨灰存博物院灵堂。同事办追悼,摆考古工具南唐瓷器,数十人默立焚香鞠躬。骨灰安江宁东山桥南唐二陵旁,墓碑刻曾昭燏之墓,四周植松,2023年列南京文物保护单位。她的发掘报告重印,南唐二陵资料供研究五代墓制,湖熟文化纳入长江下游古史教材。司母戊鼎陈列国家博物馆,铭文释为商祭器,展览标注她留守功绩。南京博物院按她规划,1956年纲要导至1967年展厅扩建,江苏历史展永久保留。 学生整理手稿,1999年出曾昭燏文集,收诗文考古笔记。她的足迹在苍河遗址模型和湖熟陶器标签中延续。博物院每年清明扫墓,添土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