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 最打动人心的不是那些明星。 整场演出最累最苦的活,其实是一群孩子扛下来的。这些小朋友来自不同地方,最小的才9岁,最大的也就17岁。明星出场时光鲜亮丽,而舞台的根基,是这些孩子用一个个日夜的汗水浇铸的。 广东奥体中心那晚,三头代表粤港澳大湾区的“小狮子”蹦跳得欢。躲在绿色狮头里的9岁龙健毅,每天天不亮,四点就得从床上爬起来。他和搭档邱梓阳,训练间隙就蹲在场地边上赶作业,练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孩子们功课不敢丢,导演的要求也一点不敢马虎。教练说,他们顶多摸摸肚子说饿了,但从没听过一句怨言。 河南鹅坡武校那边,近两千名学生也差不多。从七月最热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在佛山校区里摸爬滚打。每天训练十个钟头,衣服湿了又干,动作抠了又抠。开幕式上那段把醒狮和VR凑到一块的表演,就是这群“少林小子”一整个暑假换来的。 广州凤凰城中英文学校的一百三十八个孩子,更早就接到了任务。9月9号签了保密协议后,他们从两千个学生里被选出来。导演们的想法老是变,音乐一换,道具也从扇子改成绸子,接着又换另一种绸子。孩子们在奥体中心大中午的太阳底下一站就是三小时,队形调来调去,但他们总能很快跟上新的安排。 这些孩子不像明星那样有人献花追捧,他们的辛苦,藏在清晨训练时的哈欠里,藏在深夜回家疲惫的脚步里。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没人能记住每个孩子的模样,但这场盛大晚会的根基,的的确确是这些一边读书一边拼命训练的孩子亲手打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