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拒绝参加G20峰会,为力挺南非一白人族群,不是英裔

11月22日至23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然而,这场首个由非洲国家轮值主席的峰会,却面临关键成员的缺席: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将不会出席此次峰会,也不会派遣任何美国代表参与。

双边关系恶化是直接导火索

特朗普政府缺席G20南非峰会的直接诱因,是美国与南非近年来持续升级的双边矛盾。这种矛盾并非突发,是两国多重分歧长期积累的结果,更是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策略的最新例证。

南非政府2023年推动的《征用法案》是美南矛盾的焦点之一。该法案旨在推动土地改革,允许政府在特定情况下无偿征用土地,以解决种族隔离时期遗留的土地分配不均问题。但特朗普政府将这一法案解读为“针对白人族裔的种族歧视政策”,多次公开指责南非“迫害少数族裔”。为强化这一立场,特朗普政府在10月宣布,将新财年美国接收难民人数的年度上限的大部分分配给南非阿非利卡人(旧称“布尔人”,是南非的白人种族之一),这一举措被南非政府批评为“干涉内政”,进一步加剧了双边对立。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逻辑始终以利益交换为核心,要求盟友及合作伙伴对美国形成战略从属关系。在与南非的互动中,特朗普政府曾试图推动南非接受不平等贸易协议,即南非通过削减关税、购买美国商品、开放关键产业投资等方式,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和援助支持。

但南非作为非洲大国和金砖国家成员,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拒绝成为美国的战略附庸,在国际事务中往往与新兴经济体站在同一立场,这让美国极为不满。此外,南非在俄乌冲突、中东问题等国际议题上也拒绝跟随美国的选边站要求。

G20与“美国优先”的核心矛盾

特朗普政府缺席G20南非峰会,也是其“美国优先”政策在多边领域的必然延伸。从第一任期的密集退群到第二任期的政策延续,特朗普对多边机制的排斥和怀疑始终如一,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自然也难以例外。

不仅如此,作为东道国,南非此次峰会的议程设置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完全相悖。南非将“加强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推动公正的能源转型、利用关键矿产促进包容性增长”作为峰会四大优先事项,并致力于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改革和国际金融架构调整,这些议题均聚焦全球南方的发展诉求。但特朗普政府对这些议题毫无兴趣。特朗普政府始终反对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担心会削弱美国的主导地位。对于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特朗普政府始终坚持“债务国必须承担还款责任”的立场,反对大规模债务减免。对于能源转型,特朗普政府始终支持化石能源产业,反对《巴黎协定》等气候合作框架,对于关键矿产合作,美国更倾向于通过双边协议控制供应链,而非多边框架下的共享合作。

单边主义对全球治理的冲击

自第二任期以来,特朗普政府通过密集退群、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强化双边霸权式外交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削弱多边治理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此次缺席南非G20峰会,进一步暴露了美国对全球治理的选择性参与逻辑。当多边机制符合美国利益时,美国会利用其主导权牟取私利;当多边机制转向更具包容性、更能反映全球南方诉求时,美国便选择“用脚投票”。

对于G20而言,特朗普的缺席虽然不会影响峰会的如期举行,但可能会使得一些涉及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议题难以达成实质性共识,尤其是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债务危机应对等领域。但是,美国的缺席也为全球南方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可能推动G20向更具包容性的方向发展,这或许是单边主义带来的意外影响。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分裂与动荡。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博弈、全球南方与北方的利益冲突、传统霸权与新兴力量的战略竞争,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全球治理的走向。而G20南非峰会的举办与特朗普政府的缺席,正是这样一个缩影。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