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江苏苏州,女子带着3岁孩子去逛街,期间孩子偷偷拿了两块泡泡糖未付款,妈妈发现后立刻带着孩子回来道歉,还主动支付60块钱,本以为事情结束了,可商家却表示之前店里丢了上千元的东西,都是这个孩子偷得,这一下家长彻底生气了 据孩子父亲朋友的网友介绍,当天妈妈带着三岁的孩子和邻居家小孩出门逛街。经过一家零食店时,妈妈在店外挑选商品,两个孩子自己走进了店里 小朋友被琳琅满目的零食吸引,顺手拿了两块泡泡糖,没有付款就走出了店门。店员发现了问题,妈妈也发现了孩子手里的糖,她马上带着孩子返回店里,主动向工作人员道歉 店方提出,要按上一位顾客购物小票上60元的金额进行赔偿。虽然只是两块泡泡糖,这位妈妈还是同意了,当场支付了60元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这不过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小插曲。付完款,妈妈正准备带孩子离开,店老板娘却突然发难 她当着众人的面声称,店里最近丢了价值几千元的商品,都是这个三岁孩子偷的 这话彻底激怒了孩子的母亲。一个三岁的孩子,能偷走店里几千元的物品?她立即打电话叫来了丈夫 孩子父亲赶到后要求店家拿出监控为证,并表示如果真是自家孩子干的,十倍、一百倍赔偿都行。结果店家拿不出证据,还说家长“抠字眼”,现场气氛瞬间紧张 有网友说:小孩拿两块泡泡糖,实属孩童的天性,对于是否付账根本没有概念,纯属孩童的天性使然罢了,况且孩子妈妈知晓后立即返回,但说孩子拿了千元商品,这个太夸张了吧 这事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它踩中了家长最在意的点——“孩子犯错可以管,但不能冤枉”。三岁孩子拿泡泡糖,说白了是没意识到那是偷。家长第一时间带孩子回来认错、赔钱,这已经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对商家来说,维护商品安全当然没错,但如果没有证据就指认别人家孩子偷了几千块货,那就成了诬陷 仔细想一下,一千元摆在面前或许不多,但把它换成零食,那基本能把车后备箱塞满,这让一个三岁小孩去哪,似乎不太符合逻辑,即便是多次,也不现实 如果真有证据,商家就拿出监控,如果没有,那我觉得这次该道歉的人,并不是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