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姜子牙封神,封到最后却发现没有自己的神位,元始天尊冷笑:你可知,你最大的神位是什

姜子牙封神,封到最后却发现没有自己的神位,元始天尊冷笑:你可知,你最大的神位是什么? 公元前1046年,岐山封神台上,姜子牙攥着打神鞭的手微微发颤,最后一缕神魂被收入榜中。 三界三千六百五十位正神,各归其位。 金锣声里,众神俯首叩谢,可他的目光扫过榜单,却始终寻不到“姜尚”二字。 其实,姜子牙的封神路,走得比谁都难。 四十年前,他在昆仑山修行,虽未得仙体,却习得“八九玄功”。 奉师命下山,他揣着封神榜走遍诸侯,看尽商纣暴政、生灵涂炭。 牧野之战,他坐镇中军,以打神鞭镇住截教妖仙,又亲斩妲己,才换得周室初定。 可此刻,众神颂歌里,他像被遗忘的棋子。 元始天尊的法相自云端降下,看着他冷笑:“你可知,你最大的神位是什么?” 姜子牙僵在原地。 他想起武王封他齐侯,赐他“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千里封地。 想起百姓夹道相迎,喊他“尚父”。 想起齐地的盐铁、渔盐之利,能让百姓吃饱穿暖。 “你执掌封神榜,监察三界诸神,这权柄,可比任何神位都重。” 元始天尊说:“神位是枷锁,你这‘代天巡狩’的权,才是真自由。” 这故事到了民间,添了几分烟火气。 有人说,封神时众神发现玉帝位空着,便问姜子牙:“这位置留给谁?” 他本想留给自己,又不好明说,只含糊道:“自有安排。” 不想被他收的小童张友仁听岔了,扑通跪下:“谢师尊!” 一屁股坐上玉帝位。 姜子牙又气又急。 他本非徇私,只是觉得“友仁”与“有人”同音,谁料成了定局。 元始天尊知晓后,反觉他无私,便赐打神鞭:“你虽无神位,却能代天执法,诸神见你,比见玉帝还惧。” 后来民间建房,总在屋梁贴“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倒不是怕他,是敬他这“无位之神”的威严。 姜子牙到底没去争玉帝位。 他骑着青牛去了齐国。 那时的齐地,是东夷蛮荒之地,海寇横行,部落混战。 七十岁的他扎进泥里,第一件事是“因其俗,简其礼”。 废除繁琐祭祀,教百姓种桑麻、晒盐铁。 第二件事是“举贤才”,提拔了本地勇士蚩尤后裔,又招纳周地流民。 第三件事是“修武备”,在临淄筑城墙,训练渔民为水军。 三年后,齐国大治。 姜子牙派人向武王报捷,周室诸臣惊叹:“最远的封地,最先安定!” 他治理齐国五十年,没求过仙,没封过神,却让“齐”成了春秋首霸的根基。 百姓感念他,家家供“姜太公”牌位,说他“比神仙还灵”。 公元前1015年,姜子牙在齐国病逝。 临终前,他望着齐地的稻浪说:“我这一辈子,没成天上的神,倒成了人间的‘神’。” 后来,《封神演义》写他“未封神位”,民间却传他“权柄最大”。 史书记他“裂土为侯”,百姓却记他“让齐国安”。 所谓神位,不过是云端的虚名,真正的尊贵,是让脚下的人活得踏实。 就像姜子牙,他用一生证明比封神更难的,是让天下人不再需要“神”。 主要信源:(光明网——姜子牙是如何从凡人封神的? 光明日报——“封神”独特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