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太牛了! 上任 8 天,干了马英九 8 年不敢碰的事! 郑丽文这波操作太顶了!上任才 8 天,就干了马英九 8 年都不敢碰的事! 2025 年 11 月 8 日,她直接去参加了台湾马场町的秋季活动。要知道,马英九年年都参加 “228” 相关活动,可对 “马场町” 这事,从来只字不敢提,更别说亲自去参加活动。 马场町这地方,可不是普通的公园。上世纪 50 年代白色恐怖最烈的时候,这里是国民党当局处决政治犯的刑场,短短 5 年就有近 5000 人在这片河堤边的平地上倒在枪口下,其中有秘密潜伏的共产党地下党员,有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甚至还有不愿被强征入伍的学生。鲜血浸透过的土地,后来堆成了土丘,直到 2000 年才改建为纪念公园,成了台湾社会不敢轻易触碰的历史伤疤。对国民党而言,这里更是尴尬的存在——当年的“行刑者”后代,要去祭奠当年的“受刑者”,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郑丽文敢这么做,和她的经历分不开。这位继洪秀柱之后国民党第二位女主席,上位之路本就充满荆棘。2025 年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她要和朱立伦旧部、赵少康派系等 five 人厮杀,最终靠着深蓝基本盘和中间路线,以 65122 票、50.15% 的微弱优势险胜。她太清楚国民党的困境了:这些年选举连败,2024 年大选侯友宜连选票都拉不起来,党内急需一场破局来凝聚人心。而正视马场町的历史,就是她选中的破局点。 马英九当年不敢碰,核心是怕得罪人。作为国民党出身的执政者,他既要安抚党内经历过威权时期的老同志,又要防备民进党扣上“卖党求荣”的罪名,只能在历史议题上小心翼翼,年年参加“228”纪念展现包容,却对马场町避之唯恐不及。朱立伦、吴敦义这些前任党魁更别提了,满脑子都是平衡党内势力,连触碰的念头都没有,生怕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可郑丽文不一样,她本就不是循规蹈矩的政客,早年从绿营转投蓝营,2020 年重返立法院后就以敢说著称,连“普京是民主选出的领袖”这种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都敢讲。 她的这场“冒险”,背后是实打实的压力。党内保守派已经在私下抱怨“太冒进”,觉得她不该去触碰这桩“黑历史”;民进党更是抓住机会猛攻,污蔑她“模糊历史定位”“配合统战”。但郑丽文在秋祭现场说得很明白:“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历史不该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面对悲情,该寻求和解而非扩大裂痕。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她的两岸政策早就透了底——坚持“九二共识”、重申“我是中国人”,主张通过民间交流循序渐进推动统一,这次去马场町,也是在向外界释放“国民党愿意正视历史、促进两岸和平”的信号。 有人说这是政治表演,可真能演到这份上,也得有勇气。要知道,马场町秋祭自 1993 年举办以来,国民党高层从未有人敢亲自出席,郑丽文是头一个。她祭拜的,是当年被国民党当局冠以“匪谍”罪名处决的烈士,其中就有《沉默的荣耀》里吴石、朱枫这样的爱国志士。这种“向过去认错”的姿态,看似是自揭伤疤,实则是在争夺历史话语权——民进党多年来靠着“转型正义”攻击国民党是“压迫者”,而郑丽文用实际行动表明,国民党也能正视历史,不再被民进党牵着鼻子走。 更难得的是,她的举动暗合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今年是台湾光复 80 周年,大陆举办九三阅兵、台湾举办秋祭,本质上都是在铭记共同的历史记忆。那些在马场町牺牲的烈士,不少都是为了追求国家统一而献身,他们的遗愿就是看到两岸同心、振兴中华。郑丽文敢站在这片土地上,至少说明她明白,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弥合裂痕,而两岸和平统一,正是对这些先烈最好的告慰。 当然,也有人质疑她“一边说统一,一边强调台湾主体性”的矛盾,觉得她的政策不够坚定。但比起马英九的回避、朱立伦的摇摆,郑丽文这步棋已经走得够远。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承认过去的错误,不等于否定现在的追求,而是为了更好地往前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