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0万台胞“天塌”了! 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台湾的经济一直都被台积电这条“大腿”撑着。 2023年台积电一家的营收就占了台湾GDP的近9%,全台超过40万人靠着它的产业链吃饭,占了总就业人口的3.5%。 新竹科学园区里,从芯片设计的联发科到封装测试的日月光,密密麻麻的企业都是围着台积电转,连当地的房价都因为这些高收入技术人员的涌入,几年里涨了一倍还多。 对普通台胞来说,台积电不只是个工厂名字,是父母辈的稳定薪资,是年轻人的就业希望,更是整个台湾能在全球产业链里站稳脚的底气。 可特朗普眼里,这成了“抢走美国生意”的眼中钉,一门心思想把这块肥肉搬到美国。 美国的手段早就摆上台面了,根本不是“商量”,而是带着胁迫的算计。 特朗普一会儿威胁要对台湾芯片征100%关税,一会儿又喊着让台湾交“保护费”,明摆着就是“不搬过来就给你好看”。 民进党当局还顺着杆子爬,主动给台积电赴美开绿灯,连最核心的2纳米制程技术转移都松了口。 结果就是,台积电先是投了65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三座晶圆厂,2024年底已经开始量产4纳米芯片,后来又追加1000亿美元建五座工厂和研发中心,把从制造到封装的全链条都搬了过去。 更讽刺的是,美国连生产芯片用的高纯度硫酸都做不出来,台积电只能从台湾运过去,哪怕花五倍价钱都比在美国造划算,可就算这样也得硬着头皮干,这哪里是自愿投资,分明是被架着走的。 最狠的是,美国要的不只是工厂,是把核心技术和人才也一锅端。 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时,从台湾派了上千名技术工人过去,可美国本土连会盖生产线的工人都找不到,最后只能从得州临时抽调,原本在台湾20个月就能投产的工厂,在美国拖了38个月才搞定。 即便如此,美国还一直在逼台积电派专业工程师去英特尔的工厂,想把3纳米、2纳米的技术直接灌输给美国企业。 但是岛内八成多民众都反对把这些先进技术移到美国,这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和技术凭啥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可赖清德当局根本不管,直接说“由企业自己决定”,这不就是默许台积电被“抽血”吗? 等这些技术和人才在美国扎了根,台湾剩下的那些晶圆厂,迟早会变成只能做低端加工的“空壳子”。 要是真像特朗普说的,台湾最后只配生产内衣和日用品,后果简直不敢想。 半导体产业带来的都是高收入岗位,台积电员工薪资是行业平均的2.5倍,可内衣厂、日用品作坊能给多少? 顶多是温饱级别的工资,年轻人想靠技术翻身的路直接被堵死。 更要命的是产业链的崩塌,台积电一走,那些围着它转的配套企业要么跟着搬去美国,要么只能倒闭,到时候失业潮会从科技业蔓延到服务业,连小餐馆的生意都得受影响。 之前台股就因为特朗普提了句“保护费”就跌了0.64%,要是台积电真被彻底掏空,股市暴跌、房价跳水、民生福利缩水只会是常态,李彦秀这些国民党民代都担心,到时候连民生补贴都没钱发。 说到底,美国从来没把台湾的利益当回事,只是把它当成可以随意拆解的“零件库”,想要的是能支撑自己AI产业的芯片技术,至于台胞的生计,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而民进党当局甘当“棋子”,跟着美国的节奏把自家命脉拱手送人,最后只会让2340万台胞买单——没了高薪工作,没了发展希望,只能困在低附加值产业里挣扎,这才是特朗普那句狠话背后最真实的“天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