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料中国出口迈向“技术输出”新阶段。香港文汇报讯 今年首10个月,中国对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按年分别增长15.3%和11.4%。分析称,地缘优势、经济互补性、区域一体化,以及产业链深入融合,是中国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保持较高水平的关键。目前,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业的诉求,已转向“更具附加值的技术出海”,这让中国企业可以凭借核心技术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东盟、欧盟、美国是目前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具体看,首10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9.1%,在外贸总值中占比16.6%;中欧贸易总值4.88万亿元,按年增长4.9%,占比13.1%;中美贸易总值3.38万亿元,按年下降15.9%,占比9%。同期,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28万亿元,按年增长5.9%。 内地经济学家宋清辉说,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有紧密的文化联系和相近的地缘优势,这为彼此贸易往来提供了天然便利;另一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进一步加深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降低了贸易成本。此外,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周边国家增加投资,工程承包额持续增长,产业园区和互联互通项目稳步推进,亦促进彼此产业融合发展。详见《香港文汇报》2025年11月8日A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