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惊艳开嗓!秦腔《再续红梅缘》在合肥上演

11月5日,“百戏入皖·星耀合肥”名家名角名剧惠民展演刮起一阵“西北风”,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精心打造的秦腔古典剧《再续红梅缘》在安徽大剧院精彩上演。该剧以跨越生死的传奇爱情、精妙绝伦的表演技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戏曲文化盛宴,现场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经典新编焕生机

名家演绎展功底

《再续红梅缘》取材于明代周朝俊的传奇作品《红梅记》,讲述了南宋书生裴瑞卿与李慧娘、卢昭容之间荡气回肠的传奇爱情故事。

作为戏曲回归传统经典的一次新尝试,该剧剧本脱胎于老本,既延续了传统剧目的结构框架与审美趣味,又博采众长,借鉴了京剧、粤剧等多剧种同题材的精华,更完整保留了秦腔《游西湖》中《鬼怨·杀生》的经典片段,让传统经典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秦腔《再续红梅缘》剧照。

该剧由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文华表演奖”得主李梅,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航领衔主演,优秀青年演员陈黎联袂主演。其中,李梅一人分饰李慧娘与卢昭容两角的表演成为全场最大亮点:演绎含冤而死的李慧娘时,她以悲愤高亢的唱腔、刚劲利落的身段,将烈女子的抗争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诠释天真烂漫的卢昭容时,又切换为灵动婉转的声线与娇俏鲜活的神态,尽显少女风情。水袖翻飞间藏着细腻情愫,手帕、凳子等道具的运用尽显功底,“吹火”“斗篷”等经典技巧的呈现更是惊艳四座。李梅在剧中巧妙融入京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豫剧四种声腔,以多变唱腔勾勒卢昭容装疯时的复杂境遇,每一段演绎都彰显着深厚的艺术功底。

秦腔《再续红梅缘》合肥站演出现场。

“这部戏是在秦腔经典《游西湖》基础上再提升、再改编、再创造的作品,历经十年打磨,演出数百场。同时,我们在传统戏的基础上,融合了很多年轻人的想法。”王航介绍,秦腔作为梆子腔的鼻祖,流行于西北五省,高亢激昂、大开大合的艺术特色与黄土高坡的地域人文特色相得益彰,“这次我们将这部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理念的作品带到合肥,就是希望让更多观众感受秦腔的独特魅力。”

文旅融合惠民生

戏曲盛会聚人心

此次《再续红梅缘》的成功上演正是“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文化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该活动自启动以来,始终秉持名家荟萃、名剧云集的高标准,以10~30元的惠民票价让普通观众轻松走进剧场,畅享高品质戏曲盛宴。更具创新性的是,活动将戏曲观赏与文旅体验、生活消费深度融合,为观众准备了实打实的“惠民福利大礼包”,观众凭演出纪念票票根可免费游览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等安徽标志性景点及合肥市40家主要景点,还能享受“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优惠套餐,让文化福利延伸至生活方方面面。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秦腔《再续红梅缘》演出现场。

“网上开票后一票难求!”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戏曲的年轻观众王标兴奋地说,这次活动让他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接下来打算带着票根去领略安徽的山水风光。观众李诺和朋友何琳玲也表示,这是她们第一次看秦腔,新奇又震撼,“下周就去黄山,把福利用起来!”对于资深戏迷王梁健而言,“百戏入皖”早已成为他的年度戏曲盛会,“活动开始以来,我已经看了京剧、昆曲、黄梅戏、婺剧、梆子戏等,每一场都是梅花奖得主领衔的精品剧目。”王梁健说,前两年在合肥看过秦腔《锁麟囊》,这次《再续红梅缘》同样没让他失望,“只要活动一直办,我就一直支持,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戏迷来合肥看戏!”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秦腔《再续红梅缘》演出现场。

文字|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夏伟

摄影|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李康佳

编发|全媒体编辑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