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万万没想到,四川,姐姐和两岁的弟弟在床上玩耍,期间姐姐就边吃桂圆边在床上打滚,结

万万没想到,四川,姐姐和两岁的弟弟在床上玩耍,期间姐姐就边吃桂圆边在床上打滚,结果打滚瞬间姐姐就被嘴里的桂圆卡住了喉咙。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姐姐痛苦得无法出声之时,这两岁弟弟接下来又是为姐姐拍背,又是赶紧叫来妈妈给姐姐施救的举动,成功救了姐姐一命! 姐姐边吃桂圆边和弟弟在床上打滚玩耍,孩子的笑声还没落下,意外就突然发生了——打滚的瞬间,嘴里的桂圆一下卡住了姐姐的喉咙。原本活泼的姐姐瞬间没了声音,脸上满是痛苦的神情,双手下意识地抓着喉咙,身体也开始不对劲。 一旁正在玩玩具的弟弟,很快发现了姐姐的异常。换作别的小孩,或许只会好奇地看着,可这个两岁的小不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爬过去伸出小手,一下下给姐姐拍背。 他的动作不算有力,却透着一股着急的劲儿,大概是想帮姐姐把卡住的东西弄出来。可拍了一会儿,姐姐的痛苦非但没缓解,反而越来越难受,甚至有点站不稳了。 弟弟见状,没有慌乱地哭闹,反而立刻做出了更关键的举动他手脚并用地爬下床,朝着卫生间的方向跑去。原来妈妈正在上厕所,弟弟跑到卫生间门口,小手使劲拍着门,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妈妈”,声音里满是焦急。 拍门的间隙,他还不忘回头往姐姐的房间望,小小的身影里藏着大大的担心。 卫生间里的妈妈听到儿子急促的敲门声和呼喊,赶紧打开了门。 门一打开,弟弟二话不说,拉着妈妈的手就往房间里拽,生怕多耽误一秒。妈妈被儿子拉着快步走进房间,一眼就看到了已经快要窒息、几乎瘫软的姐姐,瞬间吓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但妈妈没有慌神,多年前学过的急救知识此刻派上了用场。她立刻上前抱住姐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着孩子的腹部快速冲击。一下、两下、三下……每一次操作都精准而有力。 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对一家人来说却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终于,随着一次冲击,卡住姐姐喉咙的桂圆被成功吐了出来。 当桂圆落地的那一刻,姐姐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含糊地喊了一声“妈妈”。 听到女儿的声音,一直紧绷着神经的妈妈这才长舒一口气,一把将姐姐搂进怀里,失声痛哭起来——那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是后怕到极致的释放。而一旁的弟弟,见姐姐没事了,也凑上前来,用小手轻轻拍着姐姐的后背,眼神里满是关切,仿佛在说“姐姐别怕,没事了”。 不得不说,这家人真的太幸运了,但这份幸运,离不开两个人的关键作用:一个是临危不乱的两岁弟弟,另一个是懂急救的妈妈。 你想想,一个两岁的孩子,他可能还分不清“危险”到底是什么概念,也不懂“窒息”意味着什么,却能在姐姐痛苦的瞬间,第一时间想到“拍背”和“找妈妈”这两个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没有哭闹,没有迟疑,每一步都踩在了关键点上。这份超出年龄的冷静和担当,既让人意外,更让人感动。这背后,或许是平日里爸爸妈妈教过的简单安全常识,或许是姐弟俩朝夕相处培养出的深厚感情——他知道姐姐不舒服,就本能地想保护她。 而妈妈的表现,同样值得所有人学习。面对孩子窒息的紧急情况,她没有慌乱到手足无措,而是立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要知道,气道异物堵塞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每一秒都关乎生命。如果妈妈当时不懂这个急救方法,或者因为紧张操作失误,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很多家长总觉得“急救知识用不上”,可真到了意外发生时,恰恰是这些看似“用不上”的知识,能成为守护孩子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个暖心又惊险的故事,也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平日里,我们总想着让孩子吃好喝好、开心玩耍,却常常忽略了隐藏在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像桂圆、花生、瓜子、果冻这些食物,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但它们颗粒小、容易打滑,一旦孩子在跑跳、打闹、打滚时食用,就很容易呛入气道,引发窒息。这不是危言耸听,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因为类似的意外受伤,甚至失去生命。 所以,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吃东西时一定要坐好,细嚼慢咽,绝对不能边玩边吃、边跑边吃。更要时刻做好监护,尤其是在孩子食用危险食物时,大人一定要在旁边看着,不能掉以轻心。 更重要的是,每个家长都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比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等。这些知识不难学,但关键时刻能救命,是每个家长都该具备的“必修课”。 当然,我们更要为这个两岁的弟弟点赞。他用稚嫩的小手,传递了最纯粹的手足之情,也用超出年龄的冷静,为姐姐争取了宝贵的急救时间。 这份懂事和勇敢,不仅让家人感到骄傲,也让我们看到了孩童世界里最美好的一面没有复杂的心思,只有“姐姐有危险,我要救她”的本能。 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动容,不仅是因为它有惊无险的结局,更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力量和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信息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