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消息 马斯克公开宣布了 财联社11月7日电,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举行年度股东大

新消息 马斯克公开宣布了 财联社11月7日电,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举行年度股东大会,马斯克发表演讲。他指出芯片与电力是未来发展核心瓶颈,特斯拉已备好能源解决方案,芯片供应仍是短板,计划建造“巨型芯片工厂Terafab”,目标月产100万片晶圆,称这是达成所需芯片产量的唯一途径,同时强调汽车仍是特斯拉未来的核心业务。 每月100万片晶圆的目标,相当于当前全球汽车芯片月产能的12%。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2025年10月报告,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已达38%,但汽车芯片缺口仍有22%。 特斯拉自己的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因芯片短缺,Model 3产能少了18万辆,直接损失超40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高端车规级芯片被台积电、三星垄断,特斯拉定制化的D1自动驾驶芯片,台积电的代工排期已排到2027年。 有人觉得马斯克在“画大饼”,2017年特斯拉电池产能告急时,所有人都嘲笑“超级工厂是天方夜谭”,结果2018年 Gigafactory 1投产,直接把锂电池成本拉低30%。 这次Terafab工厂也有明确规划:选址锁定得州或亚利桑那州,利用当地丰富的风电、光伏资源解决能源问题,技术上采用28nm和4nm双工艺,既满足车规级芯片需求,也能供应人形机器人Optimus。 这步棋背后,藏着美国半导体战略的深层考量。特朗普政府2024年连任后,推出“美国芯片2.0法案”,对本土芯片工厂给予30%的税收减免,还规定拿到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得在华扩产。 特斯拉建Terafab,刚好踩中政策红利,预计能拿到超120亿美元补贴。更重要的是,美国一直想打破台积电在车规级芯片的垄断,特斯拉下场能倒逼技术迭代,这和军方推动军用芯片国产化的逻辑如出一辙。 对比2021年芯片危机的实际影响,可明确特斯拉该布局的关键意义。当时全球汽车业因缺芯减产1000万辆,福特、通用工厂停摆两个月,特斯拉虽靠芯片优先供应保住产能,但也不得不暂停部分自动驾驶功能。 据底特律汽车工程师当时透露,行业内存在“求购台积电配额却需排至2023年”的困境。马斯克自建工厂,本质是实现从“依赖外部供应”到“掌握供应链主动权”的转变。 Terafab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首要难题是人才短缺,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芯片工程师缺口达7.6万人,特斯拉即便开出双倍薪资,仍需与英特尔、英伟达等企业竞争。其次是晶圆制造良率,台积电28nm工艺良率达92%, 而新工厂需达到85%的盈亏平衡点,至少需18个月调试。业内测算,前期投入至少500亿美元,相当于特斯拉2024年全年净利润。 如果Terafab投产,美国很可能施压特斯拉,要求其优先供应本土车企,甚至限制芯片出口。这会倒逼中国加快自主研发,中芯国际2025年9月刚宣布28nm工艺良率突破90%,正是对这种格局的回应。 针对“汽车业务重要性下降”的误解,马斯克强调汽车业务核心地位,正是精准把握了产业本质。2025年特斯拉财报显示,汽车业务占营收的72%,人形机器人和能源业务仍处于亏损阶段。 更关键的是,汽车是芯片最大应用场景,一辆智能电动车的芯片用量为传统燃油车的5倍。唯有稳固汽车市场份额,Terafab的芯片才能获得稳定销路,形成“制造-应用-迭代”的产业闭环,这与苹果依托iPhone带动芯片研发的逻辑一致。 再看国际竞争对手的反应,比亚迪2025年10月宣布和中芯国际合作,定制车载芯片;大众集团则砸钱入股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 最值得关注的是丰田,它早年坚持自研芯片,2021年芯片危机时受影响最小,如今更是加快固态电池和芯片的整合研发。这些动作都说明,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已经从“电池大战”升级为“芯片大战”。 从军事领域逻辑类比,芯片自主化浪潮与军工产业发展逻辑相通,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为摆脱对苏联钛合金的依赖,构建自主完整产业链,为F-15战斗机量产奠定基础。 特斯拉建设Terafab,同样是在构建新能源产业的“非对称优势”。项目若成功,不仅可摆脱供应链制约,其芯片技术还可反哺至无人机、储能等军民融合领域。 Terafab真正落地需3-5年时间,马斯克的宣言已释放明确信号:未来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核心是芯片产能与技术的竞争。 马斯克建巨型芯片工厂,不是一时冲动的豪赌,而是基于产业规律、政策红利和竞争格局的理性选择。这步棋不仅决定特斯拉的未来,更会改写全球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的版图。我们可以拭目以待,这场“芯片攻坚战”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十年的产业走向。 信息来源:马斯克:特斯拉将建月产百万片晶圆的芯片厂 2025-11-07 12:49·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