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要求内阁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本周内必须做到 果然,特朗普本质上还是“慕

特朗普:要求内阁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本周内必须做到 果然,特朗普本质上还是“慕强”。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5日,特朗普在白宫中表示,在中美会晤中,中方官员的专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会谈中,每个人都坐姿端正、全神贯注,哪怕特朗普主动向一名官员提问,那位官员也没有出声回应,因为他没有得到发言的许可。 特朗普对此大加赞赏,并表示,已经向自己的内阁提出了要求: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在本周内也能有这样的表现。 这可不是装出来的表面功夫,而是咱们多年来狠抓作风建设的结果。就像今年全国两会,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人大会议专门订了 10 条工作守则,政协也有 8 条会风措施。 会场里没有鲜花标语,矿泉水都提倡 “空瓶行动”,代表们提前到会准备,开会时自然全神贯注。那种坐姿端正、不随意发言的专业素养,是刻在日常工作里的习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学来的。 特朗普见惯了自家官员的松散,突然碰到这样纪律严明的团队,肯定觉得新鲜又管用,这不就急着让内阁学了嘛。 再看看特朗普的内阁平时都是啥样,简直是公开的笑话。今年 4 月的内阁会议本该讨论国家大事,结果变成了集体拍马屁大会。 商务部长说各国求着谈判全靠总统,司法部长翻来覆去说他 “压倒性当选”,农业部长直接喊他 “家人”,国务卿鲁比奥为了讨好,居然吹他 “重塑世界秩序”。 特朗普讲个无关紧要的笑话,一群人笑得桌子都震动了,这哪像商讨国事的场合? 更离谱的是 3 月份的会议,马斯克和鲁比奥当着特朗普的面吵得面红耳赤,一个说对方没裁员,一个骂对方不懂业务,最后还得特朗普出来打圆场。 一边是中方官员的全神贯注,一边是自家内阁的吵吵闹闹、阿谀奉承,特朗普能不着急吗?他要的不是表面功夫,是那种能镇住场面的专业气场,而这恰恰是他内阁最缺的。 特朗普这 “慕强” 的性子可不是第一次暴露了。就拿 10 月底的中美会谈来说,本来预计谈三四个小时,结果 100 分钟就结束了,他反倒给打了 12 分,还立马确认明年访华,甚至主动取消了对华芬太尼关税,暂停了两个针对中国的调查。 要知道他对日韩可不是这样,日本韩国把他捧得老高,结果还不是被逼着签了几千亿美元的投资,几乎是白送钱,被网民骂成 “妾室外交”。 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你越强硬专业,他越愿意让步;你越讨好顺从,他越得寸进尺。这次见了中方官员的专业表现,他立马要求内阁看齐,说白了就是知道 “强” 的好处,想把这种执行力搬到自己团队里。 有人可能觉得特朗普只是一时兴起,但看看他对中国的态度变化就明白,这是骨子里的慕强。以前他总喊着 “中国占便宜”,动不动加关税,可真碰到硬茬子,还是得让步。 中方用监管工具反制,美国邮轮公司退出中国市场,付了违约金还丢了份额,他不得不暂停反制措施。 反观他对欧盟,就敢随便加 50% 关税,还胡说欧盟 “成立就是为了占美国便宜”,被专家骂 “荒谬至极” 也不在乎。 为啥?因为欧盟没拿出让他真正忌惮的硬实力。而中国官员在会谈中展现的纪律性,本质上是中国治理能力的缩影,这种 “强” 不是吹出来的,是实实在在能让他感受到的压力和底气。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自己都知道内阁的问题在哪。他之前说裁员要像 “手术刀”,不能用 “大斧头”,其实就是嫌团队效率低、不专业。 可他那些官员要么忙着拍马屁,要么窝里斗,哪有心思干正事?CNN 早就扒过他的底,说他第一任期物价涨了 8%,还撒谎说 “几乎没有通胀”,吹嘘修了 571 英里边境墙也是夸大其词。 这样的团队怎么跟人家比?中方官员连发言都要等许可,不是死板,是对规则的敬畏,是对会谈的重视,这种专业态度恰恰是特朗普最需要的,毕竟他现在太需要靠 “高效治理” 来撑场面了。 说到底,特朗普要求内阁看齐,根本不是什么对中国的认可,就是纯粹的实用主义,是看到了 “强” 的好处就想拿来用。 中国官员的专业不是装样子,是从两会的纪律要求里练出来的,是从 “空瓶行动” 的细节里养出来的;而他的内阁连基本的会议秩序都维持不了,一会儿拍马屁一会儿吵架,想学也学不来皮毛。 这事儿最实在的道理就是:实力才是硬道理,你越专业强硬,别人才越会正视你、甚至想跟着你学。特朗普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用行动承认了咱们的实力,这可比说一万句好话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