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吃螃蟹了吗?, 985高校不一般, 平价螃蟹随便干, 8元螃蟹干眼馋, 浙大学子福利多。 近日,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食堂的“平价螃蟹”意外走红网络。网友晒出的照片中,清蒸螃蟹明码标价,小规格仅售8.8元一只,大规格也不过12.8元,亲民定价瞬间引发全网热议,不少网友直呼“隔着屏幕都馋哭了”,纷纷羡慕浙大学子的就餐福利。 这只“网红螃蟹”并非刻意营销。记者联系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后得知,学校食堂的核心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定价完全依据校内独立系统核算,并未参照校外市场价格。工作人员介绍,螃蟹由学校采购供应部门直接对接货源,省去中间环节,此前随季节上市后颇受学生欢迎,不过随着气温转冷,本周已停止销售,既保证食材新鲜,也避免剩余浪费。值得一提的是,校外人员通过预约也能进入浙大,在多个食堂体验平价餐食。 为何高校食堂能卖出“地板价”美食?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梅志罡教授给出了答案。他指出,高校食堂的低价优势源于三重保障:其一,食堂无论是自营还是外包,均享有公共资源的平价使用权,运营成本大幅低于校外餐饮;其二,不少高校拥有自建供应渠道或集中采购体系,蔬菜、粮油等食材直采直供,从源头降低成本;其三,国家对每位在校学生都有专项伙食补贴,这笔资金为食堂维持低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实,浙大的平价螃蟹并非个例。近年来,多所高校食堂都曾因超高性价比的菜品圈粉,从几元钱的营养套餐到应季特色美食,高校食堂始终坚守“服务学生”的核心定位。这些平价美食的背后,是高校后勤对成本的精细把控,是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对学生群体的贴心关怀。 网友的羡慕,本质上是对平价、优质餐饮服务的期待。浙大食堂的走红,不仅展现了高校后勤的服务温度,也让公众看到了集中采购、政策补贴在民生领域的积极作用。虽然这波螃蟹已经下架,但高校食堂传递的民生关怀,早已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