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报志愿 二次元小卖部 开学两个多月了,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特别是和不同学校的朋友交流之后 不禁感叹,学校之间的差异真的挺大的。 回过头来再想幼升小,想法又变了。 身在其中,其实也是很纠结。 一直说不能既要又要,但每个人都既要又要。 看到孩子轻松快乐,眼里有光的时候觉得真的很好。 但看了别人学校的作业真的发现差别巨大。 而且如果不是我有这么多的朋友,可能很多东西根本不知道… 废话说了好多,言归正传,说幼升小报志愿 1️⃣、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考虑哪些点?排个序:想去的程度、离家的距离、摇号难易度… 我个人觉得,摇号难易度是最不要优先考虑的。 幼升小摇号的机会只有一次,难摇的学校自然有它的道理。大家都想去其实就是说明问题的。靠运气能有这样的机会,难道不应该拼一把么。尤其是体制内民办,几乎没有什么插班的可能,幼升小摇号大概是唯一的机会了。 如果求稳进了一定可以摇中的学校,那是不是大概率招不满,那招不满的学校,是不是插班也不难,为什么不把唯一的摇号的机会,给难摇的学校呢。 2️⃣、第二志愿 首先,二志愿能保底的学校,肯定也是有理由的,要么成绩一般,要么远,要么贵。 那么,拿这个学校当保底,是因为比菜小好么。 进去了以后,下一步是什么打算 留在这里读完五年,还是插班其他学校。 二志愿能保底的基本都是双语学校(以及两所远且贵的体制内学校) 那就分两种情况: 第一、坚定体制内的。我一直建议坚定体制内考虑双语学校要慎重,即使是我们这种初中大概一半回体制内的双语学校班型,我依然劝要慎重。更别提可以拿来保底的双语学校了。真的要慎重。如果选了保底,下一步,怎么走,双语学校会初中转体制内的话,考虑一下孩子会面对什么。 第二、坚定体制外的。坚定体制外,那要看进了保底学校以后,是否考虑插班。如果不准备插班,保底校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如果考虑插班,那其实我觉得在哪里准备插班都没啥大区别。 有朋友说,我绝对不去公立。(曾经我也这么想)但其实只有5%的人在私立啊,95%的孩子能待的地方,怎么就不能去呢。公立又不是洪水猛兽,学校不足的东西家里补,没一个学校可以跟着学校就够了的(有点可悲不是么)更何况现在幼升小摇号,很多遗珠在公立,一定能找到同频家长;哪怕菜小。 ps:浦东除外;浦东得找个民办学籍,不然转不了民办 半夜睡不着,胡言乱语,仅供参考 上海幼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