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这次可能真的笑不出来了。就在他挥舞关税大棒,从盟友口袋里“掏”出近2万亿美

特朗普这次可能真的笑不出来了。就在他挥舞关税大棒,从盟友口袋里“掏”出近2万亿美元,志得意满地宣称“美国第一”政策大获成功之时,一记来自美国内部的“闷棍”正狠狠砸下。出手的不是老对手中国,而是象征着美国司法最高权威的——联邦最高法院。这突如其来的“背刺”,让特朗普的全球关税盛宴瞬间悬在了半空,是继续前进,还是狼狈收场?这场大戏,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精彩。 一、 “空手套白狼”:特朗普的“摇钱树”关税战 咱们先来算算这笔让人瞠目结舌的账。自从特朗普上台,重启贸易战,尤其是针对中国,但他这套“组合拳”可没放过自家盟友。不到半年时间,根据其强势谈判和关税威胁: · 从日本身上,“榨”出了5500亿美元(包括投资和避免被加征关税的“买路钱”); · 从韩国手里,“拿”到了3500亿美元; · 从欧盟那里,“撬”开了6500亿美元的承诺。 林林总总加起来,接近2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这钱可不是白宫印钞机印的,而是实打实地通过威逼利诱,让盟友们的企业乖乖把钱和产业投向美国。更妙的是,这些钱大部分不是直接进国库,而是以投资、订单、产业合作的形式,留在了美国本土,保住了就业,拉动了经济。特朗普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看,这就是我的政绩! 但这还不是最核心的。伴随着真金白银而来的,是日韩、欧洲顶尖企业的高端产业链、熟练技术工人和最前沿的生产技术。这相当于特朗普用关税这根“大棒”,不仅抢了“鸡蛋”,连“下金蛋的母鸡”也一并赶到了自家的鸡笼里。这一手,不可谓不高明。 二、 “后院起火”:最高法的“一票否决”与宪法危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特朗普这套“七伤拳”,打向别人的同时,也震伤了自己国内的政治根基。最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一项关键裁决中,对总统滥用关税权力的行为发出了明确的“不同声音”。大法官们质疑:总统是否有权以“国家安全”为名,无限度地、单方面地对盟友征收惩罚性关税? 这一问,直戳特朗普政策的“肺管子”。因为他的整个关税战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项冷战时期的法律授权,该授权赋予总统在“国家安全”受威胁时采取关税行动的广泛自由裁量权。特朗普政府巧妙地(或者说粗暴地)将几乎所有贸易伙伴都定义为“国家安全威胁”,从而为其关税政策披上了合法外衣。 但现在,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似乎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罕见的共识:总统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如果最终裁决认定特朗普越权,那么他过去半年对盟友征收的巨额关税,可能面临被全额退还的尴尬局面,未来的关税大棒也将挥舞不下去。这就好比赌场的庄家,突然被裁判告知你用的筹码不合法,之前赢的所有钱都得吐出来——白宫半年的“努力”,很可能被自己人“一票否决”。 三、 顾头难顾尾:特朗普的战略困局与政治内讧 这下,特朗普陷入了典型的“顾头还是顾尾”的两难困境。 · 顾头(对外战略)? 如果坚持强硬关税政策,可能面临最高法院的司法禁令,导致政策夭折,不仅到手的利益可能飞了,还会严重损害美国与核心盟友的关系,让“美国信誉”彻底破产。盟友现在可能正偷着乐,等着看白宫的笑话呢。 · 顾尾(国内政治)? 如果向最高法院妥协,大幅调整关税政策,就等于向全美国承认自己“错了”,这将给他的竞选连任带来致命一击。对手会疯狂攻击他“软弱”、“背叛了美国工人”。他精心打造的“强硬谈判者”人设将瞬间崩塌。 更深层次的是,这场危机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内部的深刻撕裂。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这场角力,不仅仅是关于关税的法律之争,更是关于美国未来走向的路线之争。特朗普代表的激进单边主义,正在遭遇美国传统建制派和法治力量的强力阻击。“自己人”的刀,往往才是最锋利的。 特朗普的关税“盛宴”,正因自家后院的一把“司法冷水”而迅速降温。从狂揽2万亿美元的志得意满,到可能被最高法院“釜底抽薪”的措手不及,这场大戏深刻地揭示了一点:在国际舞台上看似无往不利的霸凌战术,最终很可能被自身制度的反噬所瓦解。当一个国家的政策完全系于一人之手腕,而脱离了法治与平衡的轨道,那么无论暂时抢来了多少真金白银,其根基都是脆弱的。特朗普的“祸”,或许并非来自东方的反击,而是源于华盛顿内部早已响起的警钟。这场由白宫自编自导的“赚钱大戏”,最终会不会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尴尬收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