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BBC中文网在11月3日阴阳怪气地报道:“中国已将新疆重新包装成旅游胜地,大力宣

BBC中文网在11月3日阴阳怪气地报道:“中国已将新疆重新包装成旅游胜地,大力宣传‘民族’体验,但活动人士称,中国正试图抹杀当地文化。”   人家新疆本来是好好搞旅游,让各个民族的文化都被更多人知道,到他们嘴里反倒成了“抹杀文化”?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把双重标准玩得那叫一个溜。   现在新疆到底啥样,去过的人都门儿清,开春去伊犁,能看见哈萨克族牧民赶着羊群转场,毡房外飘着奶茶香,牧民会笑着邀你进毡房喝一碗,还教你弹冬不拉。   夏天去喀什古城,巷子里满是维吾尔族老人坐在门口织手工地毯,孩子们追着游客递刚烤好的巴旦木,古城里的维吾尔族歌舞表演,都是当地居民自愿参加,跳累了就坐下来跟游客唠家常,哪有半点“被安排”的样子?   秋天去吐鲁番,葡萄沟里的维吾尔族老乡会领着你摘葡萄,教你做葡萄干,晚上还能凑在篝火旁吃抓饭、听木卡姆,游客拍的视频里,不管是汉族、维吾尔族还是哈萨克族,脸上都是实打实的笑容,这些难道是“包装”能装出来的?   景区里的服务更是贴心,标识牌上除了中文,还有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工作人员会好几种语言,不管你问路线还是找餐馆,都能耐心解答,去年新疆接待游客都突破2.7亿人次了,多少人去了之后在网上说“新疆比想象中还美,各民族都特别热情”,这些真实的体验,BBC和那些所谓的“活动人士”偏要闭着眼睛无视,转头就编“抹杀文化”的瞎话。   他们嘴里的“活动人士”,连新疆的边都没沾过,全靠编故事博眼球——一会儿说“维吾尔族文化被限制”,可新疆的木卡姆都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都有木卡姆传承中心;一会儿说“传统习俗被禁止”,可古尔邦节的时候,新疆各地都会放假,市集上满是庆祝的人群,这些睁眼可见的事实,他们就是看不见。   更讽刺的是,这些天天喊着“保护文化”的西方国家,自己当年对原住民干的事,才叫真的“抹杀文化”“灭绝种族”。   就说美国,当年欧洲移民刚到美洲,为了抢印第安人的地盘,简直丧心病狂,“西进运动”里,美军拿着枪驱赶印第安部落,把他们赶到贫瘠的保留地,还故意给印第安人送去带天花病毒的毯子,导致印第安人口从当初的几百万锐减到现在的几十万。   他们还禁止印第安人说母语、穿传统服饰,把印第安孩子强行送到寄宿学校,在学校里动辄打骂,就是要让他们“忘记自己的文化”,现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保留地,经济落后、失业率高,文化传承断了代,这些难道不是美国亲手造成的?   隔壁加拿大也没好到哪儿去,他们搞的“原住民寄宿学校”,从19世纪一直开到20世纪90年代,强行把原住民孩子从父母身边夺走,送进学校里,不许说母语,不许认父母,很多孩子在学校里被虐待、被忽视,光是已经发现的无名坟墓就有几千座,“被偷走的一代”这话听着就疼,多少原住民家庭因为这个破碎,文化也跟着断了根。   现在加拿大还在为当年的罪行道歉,可道歉有什么用?失去的生命、断裂的文化,再也回不来了。   澳大利亚更别提了,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强行把原住民孩子从家里带走,送给白人家庭收养,或者送进寄宿学校,目的就是“同化”他们,让他们忘记自己的原住民身份,这些孩子长大后,既融不进白人社会,也回不去自己的文化,很多人一辈子活在痛苦里,澳大利亚政府后来也道歉了,可道歉改变不了他们当年抹杀原住民文化的事实。   这些西方国家,自己手上沾着原住民的血,干过抹杀文化的恶事,现在倒好,反过来对中国新疆指手画脚,说什么“抹杀文化”,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新疆的文化好不好,不是BBC说了算,也不是那些“活动人士”说了算,是去过新疆的2.7亿游客说了算,是新疆各族人民自己说了算,他们越是造谣,越说明他们心虚,怕更多人看见新疆的真实样子,怕他们那套双重标准被戳穿。   你说BBC这波造谣,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