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湾政坛突然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国民党内部有人正式喊话:是时候重启“国统纲领”了!

台湾政坛突然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国民党内部有人正式喊话:是时候重启“国统纲领”了!不是喊口号,不是空谈,而是中评委邱复生在主席郑丽文主持的会议上,面对面提出来的正式提案—恢复《国家统一纲领》执行,别再让两岸关系在“拖”和“耗”中越走越远。   这份1991年由台湾地区行政部门颁布的《国家统一纲领》,当年可不是束之高阁的政治装饰品,它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为两岸划出了清晰的和平路径图:第一阶段“交流互惠”,开放两岸人员往来与经贸交流,打破隔绝状态;第二阶段“协商统一”,在平等基础上展开对话,逐步解决各项争议;第三阶段“和平统一”,建立两岸共同治理架构。   正是靠着这份纲领的指引,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随后开启了前所未有的交流热潮,那会儿台商带着技术和资金西进大陆,大陆游客坐着包机去台湾环岛,连两岸的邮政包裹都能直接送达,谁都能感受到和平带来的红利。   可民进党2016年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份纲领锁进档案柜,骂它是“过时的历史遗物”,转头就抡起“去中国化”的大锤:高中历史课把“中国史”并入“东亚史”,将“郑成功收复台湾”改成“汉人移民台湾”;“故宫南院”把北宋《千里江山图》的标注从“中国古画”改成“东亚古画”;甚至连公务员考试都删除了“两岸关系”相关考点。   更让人咬牙的是他们逼着台积电搬去美国的操作——先是配合美国《芯片与科学法》,威胁“不赴美建厂就取消产业补贴”,接着派经济部门负责人轮番游说,说什么“美国能提供更安全的生产环境”。   台积电被迫砸下4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厂,结果当地工人技能不足,建厂进度比计划慢了18个月,成本超支近三成,而台湾本土的先进制程产能却不断缩水,年轻人想进台积电都得托关系找名额。   民进党天天在媒体上吹“美国会保护台湾”,可这“保护”的真面目早就藏不住了。   去年美国卖给台湾的60架F-16V战机,不仅比卖给波兰的同款机型贵了5000万美元一架,还把交付时间从2024年推迟到2027年;嘴上喊着“台海有事就是美国有事”,可今年大陆军演时,美国“里根”号航母在距离台湾岛300海里外就打转,连靠近的勇气都没有;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要台湾“强化自我防卫”,一边又逼着台积电交出核心技术数据,明摆着是把台湾当成“提款机”和“技术殖民地”。   反观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好从来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2018年推出的“31条措施”,让台胞在大陆考医师、律师资格证和大陆同胞享受同等待遇;2019年启用的台湾居民居住证,让台胞能在大陆买社保、办银行卡、坐高铁,连挂号看病都能直接刷证;去年台湾芒果丰收遇滞销,大陆立刻开通“绿色通道”,半个月内就采购了3000吨,让高雄果农陈阿公不用再看着熟透的芒果烂在地里。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大陆还准备了100万剂疫苗要捐给台湾,却被民进党当局以“不合规定”为由拒绝,气得台胞在网上骂“民进党宁愿让民众等死,也不愿要大陆的好意”。   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拿马英九执政那八年对比一下就清清楚楚,那会儿靠着《国家统一纲领》的框架,两岸签了23项协议,ECFA让台湾对大陆出口额从2008年的800亿美元涨到2016年的1300亿美元,每年给台湾带来超千亿元新台币的收益。   两岸直航航线从3条增加到82条,台北到上海的飞行时间缩短到2小时,多少分隔几十年的老兵终于能回家乡看看。   两岸学生交换项目覆盖了100多所高校,台生在大陆学中医、陆生在台湾修文物修复,校园里一起熬夜赶课题、逛夜市的场景随处可见,没人会因为“两岸”身份而感到隔阂。   那时候的台海,听不到军演的轰鸣,只有货轮往来的汽笛声和机场的播报声,民众脸上挂的是踏实的笑容,不是对战争的焦虑。   现在国民党喊着重启“国统纲领”,不是要翻旧账,而是要给台湾找条活路,民进党再怎么抹黑“统一”,再怎么吹“美国靠山”,也骗不了普通民众——大家要的是月薪能涨、孩子能上好学校、父母能安心养老,不是“台独”口号,更不是每天担心“战争要来了”。   邱复生的提案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民进党“拖耗政策”的荒谬,也照出了两岸和平的真正希望。   你说这“国统纲领”要是真能重启,台湾会不会重新找回当年的好日子?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