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湾小舰长吕礼诗:前段时间我回大陆了,到湖南株洲去拜谒炎陵。结果我的一个朋友竟然

台湾小舰长吕礼诗:前段时间我回大陆了,到湖南株洲去拜谒炎陵。结果我的一个朋友竟然跑来质问我,说你是不是投奔中国了! 小舰长回答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的中国人,何来投奔。 作为台湾前海军舰长,吕礼诗的立场并非一时兴起,2025年9月他还在长春航空展上直言“我们的DNA就是中国人”,此前参观珠海航展时因感慨“中国有多强”遭绿营围攻,甚至逼得民进党民代要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炮制专门针对他的“修正草案”,这种因一句真话就急着筑墙的操作,反倒暴露了分裂言论的底气不足。 那些拿“南岛民族”说事的论调,早被考古与学术研究碾得粉碎。 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的发掘证实,台湾大坌坑文化与福建壳丘头文化存在高度相似性,美国学者都承认平潭是南岛语族向太平洋迁徙的“第一块跳板”,古DNA测序更明确福建史前先民是台湾南岛语族后裔的直接祖先。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台湾官方的人口统计,2024年底户籍数据显示,扣除2.6%的原住民和1.2%的外来人口后,96.2%的“其余人口”本质就是几百年前从大陆迁徙而来的汉人群体,只是官方连“汉人”二字都不敢写明,这种自欺欺人的修改,恰如给分裂言论套上了皇帝的新衣。 “要好处时称中国人,谈认同便讲南岛民族”的双重标准,在沈伯洋父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5年6月被制裁的台湾兆亿有限公司,由沈伯洋父亲沈土城创办,多年来在大陆做建材、自行车零件生意,累计交易额达数亿元,而沈伯洋却在台湾创办“黑熊学院”,打着“公民教育”旗号煽动反中,甚至其组织的“抗中装备”都来自大陆电商平台。 这种“老子在大陆吸金,儿子在台湾搞分裂”的操作,最终以企业被禁与大陆合作、业务全面崩盘收场,说白了就是算错了账——以为能把利益与认同拆成两半,殊不知两岸的经济联结早已是你中有我,想砸锅还想吃饭,根本行不通。 吕礼诗强调的“炎黄子孙印记”,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 2025年10月台湾“竞争力论坛”民调显示,87.3%的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58.3%直接认同“中国人”身份,这一比例创下近6年新高。 这种认同不是凭空产生的,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仅福建口岸就有92万人次台胞入境,同比增幅超53%。 从台北故宫的文物到台南的妈祖信仰,从大陆的台资企业到台湾的陆生群体,文化与经济的丝线早已把两岸缝成一体,那些刻意切割的言论,就像试图用剪刀剪断水流,徒劳又可笑。 绿营对吕礼诗的忌惮,实则是对这种主流民意的恐惧。 2016年针对赴陆参访的退役将领出台“吴斯怀条例”,如今又想把惩罚范围扩到少校以上退役军官,这种用规则压制言论的做法,恰恰说明认同的种子从未断绝。 2025年1月东部战区新年MV中出现吕礼诗的身影,他那句“不是中国人就离开炎黄子孙的宝岛”,之所以能引发两岸共鸣,正因为它说出了最朴素的事实——从三国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到《开罗宣言》明确台湾归还中国,再到如今的经贸文化交融,台湾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 九二共识作为和平基础的重要性,在数据里看得更清楚。 2024年福建新设台资企业2117家,同比增长16%,这些企业的经营者恐怕没人会否认与大陆市场的关联,但不少人在公开场合却回避认同话题,这种矛盾恰是吕礼诗所批判的。 民调显示61.5%的台湾民众认为两岸“统一机会较大”,说明和平统一仍是主流期待,而那些否认九二共识的言论,本质上是在与多数人的利益作对。 吕礼诗说“兵凶战危可能不远”,并非危言耸听,毕竟割裂利益共同体的行为,最终只会让两岸民众买单。 从炎陵的香火到航展的惊叹,从生意场的合作到民调的倾向,吕礼诗的经历不过是两岸关系的一个缩影:那些试图用谎言掩盖血脉与利益的人,终究会被现实戳破;而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追求和平统一的声音,正在成为越来越清晰的主流。 毕竟黑眼珠黑头发的印记擦不掉,两岸贸易的账本改不了,中华民族的根脉更是断不了。

评论列表

John
John
2025-11-06 00:45
[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