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00年中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时,美国开始警惕中国崛起,中国这样安慰小

2000年中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时,美国开始警惕中国崛起,中国这样安慰小布什总统:“中国GDP总额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美国一年GDP增量4000多亿,中国不到800亿,美国不必担心中国。” 2000 年的美国,经济实力堪称全球翘楚,GDP 总量达到 10.25 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首个家底超过 10 万亿美元的国家,占全球 GDP 总量的 30.4%,相当于全世界每创造三美元财富,就有将近一美元来自美国。 中国这年 GDP 首次突破 1 万亿美元大关,具体为 1.21 万亿美元,仅为美国的约 11.8%,两国家底相差足足 9.04 万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按 2000 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约 8.278)换算,相当于 74.8 万亿元人民币,堆成现金能把足球场填好几层,足见当时两国经济规模的悬殊差距。 2000年的美国,那经济实力真是没得说,GDP总量达到10.25万亿美元,是全世界第一个家底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占了全球GDP总量的30.5%,相当于全世界每三块钱的财富里,就有一块是美国的。 中国这年GDP刚突破1万亿美元,具体是1.21万亿美元,而美国同期GDP约9万亿美元,中国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两国家底差了足足8万多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换算成当时的人民币有七十多万亿,堆成现金能把足球场填好几层,钱是真的多。 单看总量,中国当时远远追不上美国。更别说人均了,美国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人均GDP差距更大,中国人均水平跟美国比更是差得远,完全追不上。 而且美国当年人均GDP高达3.63万美元,排在全球第九,相当于一个美国人一年创造的财富,比中国一个普通工人十几年赚的还多。 而中国的人均GDP才959美元,在全球排到130名开外,连美国的零头都够不上,那会儿普通中国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想攒够美国人均一天的收入都得攒好几天。 光看总量和人均还不够,经济成色的差距更大,美国当时已经靠高科技和服务业赚得盆满钵满,信息产业占GDP的比重飙到9.5%,比钢铁、汽车、建筑业这三大传统支柱加起来还多。 硅谷里的微软、英特尔随便推出个新产品,就能垄断全球市场,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动动手指,就能搅动全球资本流动。 波音公司一年卖出的飞机,利润比中国整个纺织行业的出口利润还高,高通的芯片专利费躺着就能收遍全世界。 再加上中国经济基本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撑着,出口榜单上全是纺织品、玩具、鞋类这些低附加值产品,人家赚一百块利润,我们可能只赚几块加工费。 当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比连10%都不到,手机、电脑里的核心芯片全靠进口,连一台像样的高端机床都造不出来。那会儿联想刚起步,主要还是做电脑组装,华为一年的营收还不到美国思科的零头,更别说跟微软、英特尔掰手腕了。 科技实力的差距更是肉眼可见。2000年全球64个关键技术领域里,美国在60个领域都排第一,占比高达94%,而中国只在5%的领域有零星突破。 军费开支的差距更能说明问题。美国2000年的国防预算高达2889亿美元,计划用890亿美元更新装备,光研制导弹防御系统就拨了37亿美元。 而中国当年的军费还不到200亿美元,连美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只能优先保障基本的国防需求,根本没能力搞全球部署。 基础设施上的差距也很明显。2000年美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8万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全国路网,而中国的高速公路才刚突破1.6万公里,很多省份还没通高速。 美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50%,而中国网民总数才2250万,大部分人连电脑都没见过,更别 说享受数字经济的便利了。 美国能靠财政补贴搞高科技研发、修跨州高铁,中国还得攒钱解决农村通电、贫困地区温饱这些基本问题。那会儿中国还有上亿人没解决温饱,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搞扶贫,根本没多余的财力去挑战谁。 所以当时中国跟小布什总统说的那些话,绝非客套话,全是实打实的现状。美国那会儿是站在全球产业链顶端的“大老板”,靠技术和规则赚钱;中国只是刚进工厂的“学徒工”,还在靠力气换饭吃。 GDP增量差了五倍多,产业结构差着好几个档次,科技实力更是天壤之别,这样的差距下,别说威胁美国,能跟上全球发展的节奏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要知道,2000年的中国连加入WTO都还没成功,还在为了融入全球市场不断努力,满脑子都是怎么多赚点外汇、怎么让老百姓多挣点钱。 那些所谓的“威胁”,不过是对中国发展潜力的提前焦虑,却忽略了当时中国实打实的落后家底。 而中国后来的发展也证明,所有的进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攒出来的,从“学徒工”到“技术骨干”,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从来不是靠所谓的“威胁”,而是靠踏踏实实地补短板、追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