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湾蔡正元深夜上电视大骂郑丽文,作为国民党主席怎么可能在外媒面前说防卫开支高了?

台湾蔡正元深夜上电视大骂郑丽文,作为国民党主席怎么可能在外媒面前说防卫开支高了?你郑丽文得罪得起美国人吗?AIT(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随时会让国民党趴地上。 先说说郑丽文到底说了啥能让蔡正元这么动怒。她接受了一家德国媒体的专访,人家一问到防卫开支,她就斩钉截铁地说坚决反对把预算拉高到GDP的5%。这话听起来像是为台湾老百姓省钱,可背后牵扯的门道太深了。 美国早就盯着台湾的钱包了,之前特朗普政府的前幕僚长格雷都公开发文章,逼着台湾把防务支出提到GDP的5%,还怪国民党把防务议题政治化,说这是“求生意志不足”,意思就是台湾不掏钱,美国就未必肯“罩着”了。 从数据就能看出这5%的要求有多离谱,2024年台湾GDP预估值是24.56万亿元新台币,按5%算下来,防务预算得编足1.23万亿元新台币,这可是占了台当局当年总预算支出的43%,相当于每花两块钱就有将近一块钱砸在防务上。 要知道蔡英文任内五年,防务预算从3815亿元新台币涨到5803亿元,GDP占比才从2.0%爬到2.5%,这已经是逐年加码的结果,突然要翻倍冲到5%,简直是要让台湾全民勒紧裤带过日子。 国民党“立委”赖士葆之前就算过这笔账,直言这相当于把一半公务预算都拿去填防务的窟窿,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接受,更别说这种投入压根换不来真正的安全保障。 而且关键是美国对台湾的防务指手画脚从来都不是空口说说,背后有实实在在的压力手段,而AIT作为美国在台的“门面”,就是执行这些手段的关键角色,蔡正元说“AIT随时能让国民党趴地上”可不是夸张。 之前AIT就公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否认《开罗宣言》这些明确台湾主权归属的历史文件,美国国务院还跟着背书,这种操作明着是给台当局“站台”,实则是把台湾绑上美国的战车,逼着台湾在防务上持续加码。 台湾劳动党早就点破了其中的门道,美国就是一边通过AIT施压让台湾买昂贵军火,把血汗钱送进军工集团口袋,一边在政治上全面操控,把台湾变成自己的棋子和提款机。 民进党当局之前对AIT的荒谬言论趋炎附势,喊着“感谢欢迎”,就是吃准了美国的影响力,而国民党要是敢在防务预算上唱反调,AIT有的是办法给颜色看。 从过往来看,台湾花在军购上的钱早就不是小数目,蔡英文时期号称“台美关系最佳”,实则对美国的要求照单全收,光军购就花了近8000亿元新台币,可换来的不是及时到位的装备,反而经常遭遇延迟交货,所谓的“安全保证”纯属空谈。 就像台媒吐槽的,美国卖武器从来不是慈善行为,而是明码标价的交易,台湾掏了钱还得看脸色。 之前有网红不懂行,说日本五年给驻日美军1万亿日元,台湾也付得起,赖士葆当时就反问“难道要让美军驻台,把台湾变成美国第51州?”,这话戳破了“保护费”背后的实质,不过是把台湾的自主权拱手让人。 郑丽文大概是没看清这层利害关系,在外国媒体面前直接反对5%的预算目标,等于直接打了美国的脸。 要知道美国军工集团和政界早就形成了利益链条,台湾的防务预算就是这条链条上的重要财源,谁挡路谁就会被视为“眼中钉”。 之前国民党只要对防务预算稍有迟疑,就会被美国扣上“不合作”的帽子,格雷的文章里已经明确把防务开支定义为“必需品”,而非“奢侈品”,这根本就是没得商量的命令。 蔡正元之所以动怒,正是因为他看透了其中的凶险。作为熟悉两岸和对美关系的政治人物,他太清楚美国对“钱袋子”的执念,也明白AIT在台湾政治生态中的特殊分量。 郑丽文一句“反对”,看似是为民发声,实则可能断了国民党在对美关系中的缓冲空间,毕竟在美国看来,是否愿意加大防务投入,直接等同于“是否值得支持”的衡量标准。 之前乌克兰的例子就在眼前,从2014年开始备战,投入了大量资源,可最终还是没能避免战争,蔡正元之前就说过“备战不是避战,反而可能促战”,而现在台湾要面对的不仅是防务投入的压力,还有美国通过AIT施加的政治绑架,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被动。 郑丽文或许没意识到,她在德国媒体面前的表态,早就超出了预算讨论的范畴,变成了对美国战略意图的公然挑战。 美国从陈水扁时期就开始给台湾套上“防务预算占GDP3%”的紧箍咒,现在升级到5%,本质上是想把台湾绑得更紧,让台湾彻底沦为美国遏制他人的工具和军火商的市场。 而AIT就是执行这种策略的“前线指挥部”,之前能随意歪曲历史抛出“地位未定论”,现在自然也能针对国民党的“不听话”出手打压。 蔡正元的怒骂,其实是急着给郑丽文,也给国民党敲警钟:在防务预算这个事上,美国的话就是“圣旨”,AIT的脸色必须看,得罪了美国,国民党在岛内的政治生存空间都会受挤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毕竟在美国的操盘下,台湾早就成了“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的角色,想跟美国谈条件,先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本,而国民党显然还没这个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