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体检报告上看到这些词,当心是癌前“警示信号” 大家好,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

体检报告上看到这些词,当心是癌前“警示信号” 大家好,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肝胆脾胃科的宋金玲主任。现在大家健康意识都提高了,年年体检,但拿到报告时,不少人都被一堆术语难住。今天我想提醒大家:如果在报告里看到下面这几类描述,一定要高度重视,它们可能是癌症发生前的“预警信号”。 一、“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胃癌的癌前病变 在胃镜病理报告中,如果出现“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也叫上皮内瘤变),需要警惕胃癌风险。 胃黏膜癌变通常是一个渐进过程:一般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进展为萎缩性胃炎,再出现肠上皮化生,继而可能发生异型增生,最终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胃癌。其中,“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被肠型上皮替代的表现;“异型增生”则是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异常,属于明确的癌前病变。发现这些术语,意味着您已处于需要积极干预和定期随访的阶段。 二、“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肝癌发生的重要基础 肝脏疾病的发展常常遵循“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一路径。“肝纤维化”是肝脏在反复受损后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瘢痕组织,继续进展可形成“肝硬化”。到了肝硬化阶段,肝脏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肝癌发生风险显著升高。 建议有慢性肝病(如乙肝、脂肪肝、酒精肝)的患者,定期通过肝脏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进行筛查,及早发现异常、控制病情。 三、“腺瘤性息肉”或“不典型增生”——肠癌的癌前状态 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很常见,但若报告提示为“腺瘤性息肉”,或病理描述中出现“不典型增生”,就要格外重视。 大多数结直肠癌遵循“正常黏膜—息肉—腺瘤—不典型增生—癌”的演变过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特别是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时,癌变风险进一步增加。发现这类息肉应及时在镜下切除,并遵医嘱定期复查肠镜。 四、“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的前期阶段 “宫颈上皮内病变”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属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如不及时干预,有一定几率发展为宫颈癌。 因此,一旦体检报告提示宫颈上皮内病变,应尽快到妇科门诊进一步评估,接受必要的治疗与随访,阻断进展为癌的可能性。 宋医生温馨提示: 体检报告中出现上述术语,不代表已经患癌,而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大家不必过度恐慌,但务必认真对待,及时携带报告到相应专科就诊,进行规范评估、干预和定期复查。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癌前病变阶段积极干预,对预防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