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荷兰之所以敢和中国硬碰硬,其实他早已把阿斯麦算在了里头。但荷兰千算万算一定没算到

荷兰之所以敢和中国硬碰硬,其实他早已把阿斯麦算在了里头。但荷兰千算万算一定没算到,如果他把阿斯麦逼急了,阿斯麦一定会“离家出走”。 荷兰敢在半导体设备出口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核心底气确实来自阿斯麦。 作为全球唯一能生产EUV光刻机的企业,阿斯麦不仅是荷兰的科技名片,更贡献着关键的经济价值,这种独特性让荷兰觉得有资本在中美之间周旋。 更现实的是,阿斯麦的供应链深度绑定欧美,德国蔡司的光学镜头、美国Cymer的激光技术都是其核心组件,荷兰认定这种绑定能让阿斯麦听话,不会轻易违背政府的出口限制政策。 加上美国持续施压,荷兰便想借阿斯麦的技术地位平衡政治压力与经济利益,这才有了2023年起不断加码的对华出口管制。 但荷兰的算计里,显然没充分考虑阿斯麦的企业本质,对阿斯麦来说,中国市场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 2024年第三季度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27.9亿欧元,几乎占总销售额的一半,即便预计2025年占比下降,也仍将达到20%左右。 香港《南华早报》曾测算,若DUV光刻机对华出口受阻,阿斯麦可能损失约20亿美元收入,这对任何企业都是难以承受的代价。 更关键的是,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富凯早已公开质疑美国施压的合理性,明确表示要考虑荷兰和欧洲的利益,这种态度本身就说明企业与政府的立场存在裂痕。 荷兰更没料到,阿斯麦早已具备“离家出走”的基础,虽然短期内完全迁离荷兰成本极高,毕竟要依赖欧洲的供应链和人才,但它已经在全球布局——美国亚利桑那州有扩张计划,北京的维修中心也在升级,这些都为部分业务外移埋下伏笔。 就像专家分析的,若荷兰持续收紧政策,阿斯麦完全可能把更多生产和研发搬到美国、日本等地。 荷兰政府总想着把阿斯麦当筹码,却忘了企业最看重市场利益,真把路堵死了,阿斯麦未必会留在原地受困。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