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体2300字专稿人物丨隋文静/韩聪复出的付出“回来了,回来了!”日前在重庆举行

中体2300字专稿

人物丨隋文静/韩聪复出的付出

“回来了,回来了!”日前在重庆举行的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双人滑短节目结束后,重新回到热爱的冰面,韩聪非常感慨。这是隋文静/韩聪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夺冠后,时隔3年多重返赛场。这一天,距米兰冬奥会开幕仅剩3个半月,距两人决定重新牵手仅有半年时间。

牵手复出 时间紧任务重

这不是两人的第一次复出。2016年,隋文静接受右侧脚踝外侧副韧带重建和左侧脚踝肌腱复位两个手术,经过漫长的恢复期,隋文静/韩聪在2017年世锦赛夺冠,并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摘得银牌。2020年,韩聪接受髋关节手术,在骨头上打入4颗钉子,经过半年恢复,两人重新开启训练,并在北京冬奥会上圆了奥运金牌梦。而这次的复出与前两次有所不同,为捍卫中国双人滑荣誉,两人临危受命。“作为中国运动员,有责任和使命站在赛场上,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在(身体条件)还能允许自己再去拼一次的时候,为祖国继续努力、继续拼搏。”韩聪说。

隋文静的复出计划开始得更早。由于米兰冬奥会花样滑冰四个单项大部分参赛名额是在2025年世锦赛上产生,隋文静曾希望能够参加世锦赛,为中国双人滑争取更多奥运名额,并为此展开了训练。但因为在训练中受伤,计划搁浅。(因为中国队没有双人滑组合能够参加2025年世锦赛,中国双人滑项目没能直接获得米兰冬奥会参赛资格,只能通过奥运资格赛争取最后一张门票。——编者)“今年知道韩聪哥又回到了赛场上,很高兴,也很惊喜。”隋文静说,“希望我们能一起捍卫中国花样滑冰的荣耀,把双人滑项目再往前带一带。”韩聪的回归,完成了两人牵手复出的最后一环。然而复出训练开始得并不容易。“第一天训练还没开始热身呢,我的胳膊就受伤了。”

半年之后重新谈起复出的第一堂训练课,韩聪笑了,笑容背后,是他仍未痊愈的胳膊,以及时刻需要忍受的浑身伤病的疼痛。“疼痛是我们日常需要克服的。”谈起困难,韩聪并未多说,“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嘛。”30岁的隋文静和33岁的韩聪开启了他们的复出之路,当务之急,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把跳跃等技术动作捡回来,还要把体重减下去。隋文静减掉了10多斤,韩聪瘦了20斤,与此同时,力量、体能、康复训练一个都不能少。时间紧、任务重,在既定的时间里需要达到怎样的一个预期效果,两人一直在调整。“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太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恢复到目前的竞技状态,我们已经迈出了非常好的第一步。”韩聪说。

在中国杯比赛中,两人的三周跳接两个阿克塞尔跳跃已初见雏形,捻转三周以及托举都恢复到较高水平。“现在的问题还是在体力,这让我们在后半程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体力上来的话,我们其实没有特别多的困难。”隋文静说。自由滑比赛后半段,韩聪的体力几乎消耗殆尽,最后的托举动作之前,隋文静向韩聪喊了声“加油”,韩聪奋力将隋文静举至空中,但出现了重心偏差,两人硬是在空中完成调整,顺利将动作完成。“扒住,扒住!”隋文静说当时她一直这样鼓励着自己,也让韩聪放心。

久疏赛场 “葱桶”默契仍存

从2007年开始牵手,18年的默契,18年的相互扶持,让“葱哥”“桶妹”虽久疏赛场,仍珠联璧合。自由滑《只此青绿》赛前只完成了三次合乐,但隋文静/韩聪的表演婉转流畅,情绪饱满,他们所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感动了观众,也得到了裁判的认可。参与了节目编排的隋文静在比赛中随时提醒着韩聪,“这边慢点儿,这要快点儿滑。”

“最后那个托举动作,我们俩共同努力,帮助我把重心找回来,但是我也实在没有力气做后面的转换动作了,这个动作有点儿可惜。”韩聪说。隋文静接着说:“我也不知道韩聪哥后面要做什么动作,转换还是不转换,哈哈。”多年的配合,让隋文静的身体像个“处理器”,“随时去接收搭档每一个动作带来的不一样的微妙变化,然后看看我怎么去配合。”“我们俩配合很多年,大家都知道一出手该怎么去互相弥补、支撑。” 韩聪说。

三年积淀 从不同视角看花滑

隋文静/韩聪本赛季的两套节目各有特点,短节目《卡门》热情奔放,自由滑《只此青绿》悠远绵长。中国杯比赛中,虽然他们在技术动作方面尚未达到曾经的巅峰状态,出现短节目中单跳落冰、自由滑跳跃减难度等情况,但是表演风格仍在世界顶尖行列,这与离开赛场三年来两人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隋文静赴北京舞蹈学院访学,完成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为青少年花滑选手编创节目,参与亚冬会开闭幕式导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这让她在本赛季的节目创编上开拓了思路,开创了独特的视角。“我在北舞访学期间,老师跟我说过一句话,‘你现在的动作太刚了,这种强硬的张力和肢体动作已经足够了,你现在能否找到身体像海绵一样柔软的特性。’这句话给我很大的触动。大家都在滑同样的曲风,怎样能滑出我们自己的风格?再次回到赛场,我不再是一个强硬的、冷酷的形象,而是展现一个成熟女性的风采。”谈到创作,隋文静侃侃而谈,“一套节目,我们可能不需要太复杂的心理变化,更多的是统一的情绪渲染。”

韩聪则成为清华大学教师,负责滑冰课与花样滑冰课教学。他还担任了国际滑联单双人滑技术委员会运动员委员,参与裁判工作,2024年通过了国际滑联裁判员和技术组资格考试,获得了国际级双人滑技术专家证书。他还将在米兰冬奥会期间竞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在担任国际滑联裁判和技术官员期间,让我学到了一些与之前做运动员时不曾看到的一面——打分上的标准性,我们应该如何去提高自己,从而达到比赛要求的标准性,这些经历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韩聪说。

11月7日,隋文静/韩聪将踏上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站的赛场,竞争总决赛名额。12月底,他们还将参加全国锦标赛,与队友张嘉轩/黄一航竞争,他们中的一组选手将代表中国队参加米兰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还有一些时间,我们还会不断去进步。”韩聪说。“如果有机会参加米兰冬奥会,我们的目标永远是站上最高领奖台。”隋文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