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不会想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竟然提出匪夷所思的要求:如果美国想要和伊朗合

特朗普不会想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竟然提出匪夷所思的要求:如果美国想要和伊朗合作,必须答应3个条件! 一是,美国必须停止对以色列的支持,切断和以色列的合作。 二是,美国撤回该地区的军事基地(应该是在以色列的驻军)。 三是,美国停止干涉伊朗内政。   从今年4月开始,美国和伊朗其实已经通过阿曼当中间人,谈过五轮间接对话了,但两边在铀浓缩这些核心问题上,分歧大得根本捏不到一块儿。本来第六轮对话定在6月15号,结果因为以色列突然打伊朗,直接黄了。   那场冲突前后持续12天,美军还直接炸了伊朗的核设施,伊朗也没客气,用导弹反击了美军驻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两国关系这下彻底绷到最紧。   哈梅内伊先提的要求,直接戳在美国和以色列同盟的根子上——他要美国彻底断了对“那个可恨的以色列政权”的支持。这要求可太狠了,直接打在美国中东战略的七寸上。   以色列现在能打仗的飞机,全是从美国弄来的——75架F-15、196架F-16,还有39架F-35,连攻击和运输直升机都是美式装备,4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加上几十架“黑鹰”运输机,才撑得起它对加沙地带的长期军事行动。   哈梅内伊这要求,说白了就是要美国把中东的盟友体系彻底改一遍,哪儿那么容易。   之后他提的第二个要求,更实在,就是要美国把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全撤了。   美国在这块儿的军事存在,早就成了伊朗的心病。今年6月美军炸了伊朗福尔多、纳坦兹还有伊斯法罕这三个核设施之后,伊朗国家电视台的评论员就公开说,美军基地里所有美国公民和军人,都得算成合法打击目标。   第三个要求呢,直接说到了美伊矛盾的老底儿——美国得彻底别管伊朗的内部事儿。美国干这种干涉的事儿,早有前科了。远的不说,1953年的时候,美国中情局就搞过政变,把当时民选的首相摩萨台给搞下去,又把巴列维国王扶回去掌权。   近几年这种干涉更频繁,8月28号那天,英国、法国、德国还在美国撺掇下,拿伊朗违反伊核协议当理由,通知联合国安理会要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9月19号安理会没通过解除对伊制裁的决议草案,到了10月18号,《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一到期,伊朗外交部直接发声明说,之前那些限制全不算数了。   其实美伊在核问题上掰扯这么久,本质上就是美国想干涉、伊朗不让干涉的拉锯战。   哈梅内伊还特意说,伊朗跟美国的矛盾不是表面上的小打小闹,是根子上的,这意思就是这三个条件绝不是拿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同一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的话,也跟哈梅内伊的态度对上了——他承认现在有各方通过不同渠道想促成美伊接触,两边也通过中间人传过话,但明确说没启动谈判。这能看出来,伊朗这边在这件事上态度特别统一,没什么分歧。   回头看看过去的事儿,更能明白这三个条件有多沉。巴列维王朝那时候,伊朗跟以色列还是“天然盟友”呢,俩国共享情报,还搞石油换武器的合作,美国甚至帮着伊朗发展核技术,1967年还卖过核反应堆给伊朗。   但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新政权直接把美国叫“大撒旦”、以色列叫“小撒旦”,原来那套美伊以同盟三角彻底散了。现在哈梅内伊提这些条件,其实就是对这段翻过来的历史,直接给出回应。   特朗普政府到现在还没公开说怎么应对这些条件,但看以前的反应也能猜个大概。   今年6月伊朗反击美军基地之后,特朗普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伊朗的回应“特别软”,没过多久又说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停火,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早就把美国的战略矛盾露出来了——美国既想通过谈判把伊朗的核计划按住,又不想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也不想从中东撤军事基地,哈梅内伊这三个条件,正好戳中了这个没法调和的痛点。   这三个条件一抛出来,中东的局势更没谱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之前就说过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是美国真敢琢磨着满足伊朗的要求,以色列肯定得跳起来反对。   而且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部署不光关系到以色列,还牵扯到其他盟友的利益,真要撤基地,说不定会引发一连串反应。   反观伊朗,靠这次表态直接攥住了谈判的主动权,10月伊核协议的限制一到期,它的核活动空间也更大了。   哈梅内伊在讲话里还特意加了句“最近这段时间根本不会考虑合作”,这等于把美国能周旋的余地又压缩了不少。他这么强硬,背后其实是伊朗对美国根本不信任。   之前美国说退出伊核协议就退出,让伊朗对任何合作都提心吊胆,现在这三个条件,本质上就是想先把信任的底子打起来——要是连这些都做不到,谈合作就是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