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刚刚 荷兰官员放出狠话:中方一旦停止稀土供应,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采取措施

就在刚刚 荷兰官员放出狠话:中方一旦停止稀土供应,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采取措施反制。说实话,荷兰的EUV光刻设备技术确实领先全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肆意妄为。 稀土是什么?它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小到手机屏幕、大到导弹制导系统,缺了它就玩不转。全球超过80%的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这可不是凭空得来的优势。四十年技术积累、环保代价换来的产业链,岂是一句“反制”就能撼动的? 荷兰人似乎忘了,ASML光刻机里超过500个核心部件依赖全球供应链。其中稀土材料构成的磁体、激光模块,多数来自中国合作企业。断供?先问问德国蔡司的镜片、美国Cymer的光源还能不能顺利投产。全球化分工早把大家拧成一根绳,谁扯断谁疼。 看看数据吧!2022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9%,荷兰进口的稀土产品中90%以上标注“中国产地”。嘴上喊着硬气,身体却很诚实。真断了供应链,欧洲车企、电子巨头怕是比光刻机工厂更早跳脚。 技术领先不等于霸权通行。ASML首席执行官温宁克曾公开承认:“完全脱离中国供应链,现有技术体系将倒退十年。”这话听着刺耳,却是赤裸裸的现实。把商业合作演变成政治博弈,最终埋单的是全球消费者。 有人说中国靠资源卡脖子,可他们忽略了另一面:我们掌握着全球最成熟的稀土提纯技术,专利数量占全球67%。从矿山到成品,别人十年也追不上的工艺壁垒,岂是放狠话就能跨越的? 还记得2010年稀土争端吗?日本当年也嚷着要摆脱依赖,结果十年过去,他们的替代项目成本高出300%,最终乖乖回到谈判桌。历史总在重复同样的剧本——科技优势必须与市场规律共舞,单方面掀桌子只会砸了自己的脚。 这场博弈背后藏着更深的启示:全球化不是自助餐,不能只挑肉吃不要葱。当中国工人深夜调试提纯设备时,荷兰工程师的图纸正等着中国的铽铁硼磁材。谁都不是孤岛,供应链早把我们变成共生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