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博带头把“司”母戊改成“后”母戊后(2011年),它的“出生地”(安阳武官村)

国博带头把“司”母戊改成“后”母戊后(2011年),它的“出生地”(安阳武官村)安阳殷墟博物院,依然坚守由郭沫若、范文澜的命名-司母戊鼎。安阳的坚守,不单是“学术”问题(存在争议),还有司母戊鼎已经成为安阳的“文化标志”。司母戊鼎在国难当头时出土(1939年日军占安阳),因为体格巨大(832.84公斤),古董商人无法“锯开”,躲过一劫。又因日本人的觊觎,村民(吳培文)又把它埋入马厩中的马粪下面,直到抗战胜利,被村民称为“马槽鼎”的国宝,拉到南京“面见”蒋介石(为蒋祝寿)。它能回到人民手中,还是因为它太重,因为重(飞机没装下),它被仓皇出逃的国民党高官遗弃在机场。现在考古证明,发现司母戊鼎的墓穴空空如也,当年也是因为太重,盗墓贼无奈放弃。如今它成为国博镇馆之宝,但老家河南安阳该不会忘记国宝走出河南的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