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甲型H3N2又杀回来了!这次不是普通流感,香港已经出现14例重症,还有1人不幸死

甲型H3N2又杀回来了!这次不是普通流感,香港已经出现14例重症,还有1人不幸死亡。天气刚转凉,病毒就开始猖狂,很多人还搞不清楚它和普通感冒有啥区别。更严重的是,它来势汹汹,专挑老人孩子下手。到底该不该打疫苗?发烧咳嗽该不该马上去医院?这事儿,真不能再拖了。   甲流不是新鲜事,但今年的H3N2毒株明显不对劲。根据香港卫生署发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已有14名感染者发展为重症,其中1人死亡。这不是局部个案,而是一个信号。这个毒株传播力很强,而且更容易引发肺炎、高热、甚至多器官衰竭。最危险的是,它对高龄人群和免疫力差的人杀伤力极大。   很多人还以为流感就是感冒,一点发烧、咳嗽,忍几天就过去了。但甲型H3N2不是闹着玩的。它属于甲型流感,变异速度快,传播效率高。尤其是H3N2亚型,是近年来重症率和住院率最高的那一类。它不像H1N1那样容易被大众忽视,一旦爆发,往往集中攻击呼吸系统。重症病例中,很多人出现了肺部感染,部分老人甚至进了ICU。   而且,H3N2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的症状并不总是典型。有些人没有明显发烧,只是觉得乏力、肌肉酸痛,就被误以为是普通病毒感染。等到发现呼吸急促、胸闷的时候,往往已经拖了太久。更糟糕的是,它会加重原有的基础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病例中,老年人和慢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得更快。   病毒传播的速度也在加快。不仅香港,内地多地医院门诊也开始出现流感高峰。一些大城市的报告显示,H3N2已经成为主流毒株,占比远超其他类型。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可能会进入真正的流感高发期。尤其是在气温波动频繁、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病毒更容易在人群中快速传播。   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防线。然而,今年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依然偏低。很多人嫌麻烦,或者觉得自己身体好,不愿意去打。但流感疫苗不是“保险”,而是“减震器”。它不能百分百防感染,但能显著降低重症率和住院率。尤其是针对H3N2这种毒株,疫苗保护效果更明显。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和慢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几乎是刚需。   不打疫苗的人,一旦感染,治疗就变得关键。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依旧是首选,但一定要尽早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问题是,很多人硬扛着不去医院,等到症状严重才就诊,已经错过了最佳窗口期。医生只能靠支持治疗来维持生命体征,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日常预防同样重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这些不是喊口号,而是最基本的防护手段。尤其是在医院、公交车、电梯这种密闭空间里,戴上口罩,能降低超过一半的感染风险。对于家里有老人或孩子的家庭,更要注意环境通风和个人卫生。   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是“轻症拖成重症”。如果你最近突然高热、咳嗽、全身酸痛,别再当感冒处理。尤其是3天内体温反复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或者有基础病的人突然感觉身体撑不住了,必须马上就医。这不是大惊小怪,而是及时止损。   更要警惕的是群体传播。一个人感染,整个家庭都有风险。病毒潜伏期虽然短,但传播速度快。有些孩子在学校带回家,老人几天后就进了医院。所以一旦家人有人感染,其他人也要同步防护,比如分餐、戴口罩、勤通风,不要指望自己“扛一扛就过去”。   今年的H3N2之所以格外凶猛,也和我们这几年防疫习惯松懈有关。长时间处于“低流感暴露”状态后,很多人身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也下降了。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没那么“熟悉”流感了。一旦病毒换了个“马甲”,免疫系统反应就会变慢,病情发展也会更快。   该不该担心?当然该。但更重要的是行动。现在就去打疫苗还不晚。尤其是老人、孩子、有心肺疾病的人,必须优先保护。别等到医院挤爆了才后悔没提前预防。病毒不等人,身体也不是铁打的。抓住窗口期,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最后提醒一句,不要自行用药。很多人一发烧就吃抗生素或者退烧药,这种做法可能掩盖病情,还会让病毒有机可乘。流感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退烧药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治本。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两天,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咳血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别再把流感当感冒了。H3N2就在我们身边,不声不响,但下手狠。病毒不讲道理,但我们可以提前准备。这个冬天,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家人。别让一个本可以预防的小病毒,拖垮整个家庭的健康。现在开始防护,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