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科学史:第一条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信息为互联网奠定了基础,但中途崩溃了! 1

科学史:第一条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信息为互联网奠定了基础,但中途崩溃了! 1969年10月29日晚上10:30深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生Charley Kline坐在一台冰箱大小的电脑前,向数百英里外斯坦福研究所(SRI)的系统工程师Bill Duvall操作的电脑架发送了“lo”的消息。 这条信息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它本来应该是“登录”这个词,但系统在完成之前就崩溃了。然而,这种传播是革命性的,因为它为互联网奠定了基础。这两台计算机是构成第一个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ARPANET)的四台计算机网络的一部分。计算机通信的概念是“增强人类智力”宏伟愿景的一部分,但ARPANET最终被资助用于更实际的目的:使美国政府能够在核攻击后进行通信。军方担心,尽管在这种情况下电话线可能完好无损,但主要的交换中心可能会被摧毁。 1964年,兰德公司的科学家Paul Baran和Sharla Boehm发送了一份备忘录,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一个涉及“分布式网络”,这样就没有一个节点对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从那时起,军事机构资助了一个创建这样一个网络的项目。为了使该系统正常工作,它需要一种方法将来自发送者的消息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然后在目的地重新组装。Boehm和Baran使用计算机语言Fortran编写的程序模拟了这一过程,该过程最终被称为分组交换。 对于第一次传输,这些位置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单独的“迷你计算机”,称为接口消息处理器(IMP),它将演变成今天的路由器。IMP旨在将消息分解成更小的块,并将其发送到接收端的IMP,然后IMP将重新组装并将其回声到接收终端。 ARPANET将与它的军事根源联系在一起,直到1981年,军方剥离了自己的MILNET。虽然“互联网”一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篇论文中创造的,用来描述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标准化协议,但互联网本身在技术上直到1983年ARPANET切换到该协议时才诞生。计算机 世界科技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