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最新消息传来, 越南正式裁定了! 越南正式对中国风电塔作出反倾销终裁:除江苏

最新消息传来, 越南正式裁定了! 越南正式对中国风电塔作出反倾销终裁:除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可享受0税率外,其余涉案中国企业将被征收高达97%的反倾销税。 该公告自发布15天后生效,有效期长达五年,这也意味着中国风电企业在越南占据的四成市场份额,大概率将直接“蒸发”。 越南出台这项政策的核心诉求很清晰——扶持本土风电塔产业,让本土企业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从实际影响来看,97%的税率早已超出“合理保护”的范畴,更像是一道“驱逐令”。 要知道,正常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大多在个位数到两位数之间,97%的反倾销税意味着中国企业要想在越南盈利,利润率必须突破这一近乎不可能的阈值。 这背后本质是越南用行政手段强行扭曲市场竞争,短期或许能给本土企业“输血”,但长期来看,缺少了中国高性价比设备的竞争与支撑,本土企业反而可能失去技术迭代和效率提升的动力,最终还是会拖累整个行业的发展。 这一举措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会让越南自身付出不小的代价。对越南而言,大量在建风电项目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中国风电设备凭借成熟的技术、稳定的质量和亲民的价格,早已成为越南风电项目的核心选择,短期内很难找到可替代的供应商。 这不仅会导致项目停滞、融资困难,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合同违约纠纷;即便已经建成的风电场,后续设备维护、部件替换的成本也会大幅上涨,最终必然会传导到电价上,由越南民众和相关企业买单。 其实,越南的操作并非个例,此前印度、美国就曾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只不过越南此次的税率创下了新高。 对中国风电企业来说,这次事件更是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 过去不少企业看到越南等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急于布局赚快钱,却忽视了两个关键:一是市场风险的分散,过度依赖单一市场,一旦遭遇贸易壁垒就可能陷入被动;二是核心技术的沉淀,部分企业满足于“代加工”“低成本竞争”,没有建立起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在反倾销调查中自然难以拿出有力的抗辩依据,最终只有一家企业获得0税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目前来看,虽然仍有通过协商、申诉拖延或推翻终裁的可能,但对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一方面,要加快多国布局,深耕东南亚其他国家、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同时巩固欧美等成熟市场,通过“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 另一方面,必须把技术升级和自主可控放在核心位置,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部件、核心工艺上形成独特优势,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站稳脚跟。 说到底吧,贸易保护从来不是产业发展的“避风港”,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越南的反倾销税或许能暂时改变市场格局,但改变不了全球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大趋势,更阻挡不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实现突破的步伐。 而这次事件也会让更多中国企业明白:真正的安全,不是依赖某个市场的红利,而是自身拥有抵御风险、持续成长的能力。 读者朋友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