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风奇幻儿童剧《有仙气》首演

作为武汉人民艺术剧院2025年度的重点创排剧目,儿童剧《有仙气》以武汉地标黄鹤楼为文化背景,创新运用轻量化舞美、光影技术与东方写意美学融合的艺术形式,突破传统儿童剧视觉边界,讲述了仙童“小泥仙”从执行“毁楼”天命到主动“护楼”的转变故事——剧中巧妙融入“橘皮画鹤”“仙人乘鹤”等黄鹤楼传说,串联起楼体“起源、毁灭、重生”的千年脉络。

剧目在呈现纸质“楼命簿”幻化出的奇幻舞台意境、传递武汉人“不服周”的坚韧精神的同时,以“仙气不在天,而在人”的核心表达,引导观众感受文化传承的温度,读懂“楼非木石,乃人心所筑”的深层内涵。

《有仙气》的主创团队摒弃实体布景堆砌,以“纸质楼命簿”为核心视觉载体,借纸张的“脆弱与坚韧”暗合黄鹤楼的历史沧桑与坚韧品格,搭配光影投影与数字音效,仅靠道具翻动就能完成千年时空转换,留白之处还为儿童预留了想象空间,让黄鹤楼的历史无需繁复布景便直观呈现;这种“少而精”的美学思路不仅停留在舞台,更延伸到角色服装的设计中。

剧中以素色连体服为基底,仅靠云肩就能实现“一人多角”的无缝切换,且四位仙童的配饰分别呼应“泥石木瓦”——泥仙缀苔藓、石仙嵌银石、木仙饰木纹、瓦仙披璃,既清晰区分角色身份,又暗合“楼宇建构之基”的隐喻。

该剧借小泥仙从“恪守楼命簿”到“主动护黄鹤楼”的认知蜕变,传递“楼非木石,乃人心所筑”的理念。再以赵老三的坚守、守城兵的牺牲等平凡却厚重的人间情感,诠释黄鹤楼屡毁屡建的核心密码与武汉人“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精神;当“人心筑楼”的主题在剧情中落地,剧目也进一步承载起文化传递的使命。针对新一代对黄鹤楼认知片面化的问题,主创团队将文化知识点悄悄织进剧情中——借士兵护楼带出其军事渊源、以登楼吟诗显“楼因诗名、诗以楼传”的共生关系,让孩子在观剧中自然领悟黄鹤楼的文化渊源。

11月每周六晚19:30,儿童剧《有仙气》将在武汉人艺・中南剧场驻场演出。

记者:章嘉骅

通讯员:李子怡

审核、签发: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