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果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阿根廷笑称“感谢巴西的助攻”,当巴西大豆报价涨到650

果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阿根廷笑称“感谢巴西的助攻”,当巴西大豆报价涨到650美元/吨时,东方大国果断暂停800万吨订单,48小时内与阿根廷签订130万吨合同。 这场贸易变局早有伏笔,巴西大豆价格疯涨并非偶然,正赶上新旧季大豆“青黄不接”,旧库存快耗尽新豆还没成熟,加上部分产区受极端天气影响减产,供应本就紧张。 而中国作为巴西大豆最大买家,2025年前九个月进口占比高达80%,9月更是达到93%,这种高度依赖让巴西出口商产生了误判,觉得中国没了他们不行,甚至有人喊出“要把过去三年的利润一次性赚回来”。 650美元/吨的报价对中国企业来说根本无法承受,山东不少油厂用巴西大豆压榨,每吨要亏80块以上,小厂只能减产。 更关键的是,巴西的涨价还叠加了物流成本上升,卡车司机罢工让运输成本涨了18%,这些成本却全转嫁给买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上百家油厂统一行动,暂停了12月到次年1月的800万吨订单,这一下就让巴西慌了神,圣保罗港和桑托斯港堆了200万吨大豆卖不出去,每天光滞港费就120万美元。 谁也没想到,阿根廷早备好了“后手”,刚好在这时候宣布暂停大豆出口预扣税,出口成本一下降了近四分之一。 阿根廷大豆报价本就实惠,比巴西低不少,加上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仓储和物流配套完善,还和中国远洋签了长期运输协议,保障能快速发货。 中国企业立刻行动,48小时内就签下130万吨订单,11月就能启运,刚好补上缺口,阿根廷顺势笑称“感谢巴西助攻”。 这事儿其实是中国大豆进口多元化布局的体现,早在2018年就开始找替代来源,乌拉圭、俄罗斯都是备选,而且中储粮还有4500万吨储备大豆,够吃三个多月,根本不怕断供。 巴西的短视让他们丢了订单,后来邦吉等粮商只能主动降价18美元/吨,说到底,国际贸易讲究长期共赢,把合作当一锤子买卖,总想坐地起价,最后只会把客户推给别人,这也是给所有供应商提了个醒。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