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搞不了中国就去搞印度?既然去不了中国化,那就“去印度化”? 前几年西方铆着劲

搞不了中国就去搞印度?既然去不了中国化,那就“去印度化”? 前几年西方铆着劲要把中国踢出产业链,关税大棒挥得虎虎生风,技术围堵搞得层层加码,满以为这样就能让制造业回流本土。可他们忘了中国的工业底子有多扎实,从最小的螺丝钉到高精尖的光刻机零部件,几乎没有造不了的东西,是全球唯一覆盖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2023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了全球近三成,差不多抵得上美、德、日三国之和,这样的实力哪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德国企业嘴上喊着 “去风险”,2024 年上半年对华投资反倒涨了不少,宝马、大众还在忙着加码扩建基地,资本用脚投票的态度再明确不过。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加征的关税里,七成以上都转嫁给了自己人,日用品价格一路飙升,老百姓愁得不行,制造业也没见回流,这 “去中国化” 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搞不动中国,西方又赶紧把印度捧成 “下一个世界工厂”,又是政治拉拢又是砸钱投资,连苹果都计划到 2026 年底让美国销售的苹果手机全在印度生产,想让印度撑起全球四分之一的产值。 可印度的短板根本藏不住,基础设施差到物流效率拉胯,政策更是说变就变,办个土地证都得跑好几个月。 最近更热闹,印度税务部门接连给外资车企开天价罚单,德国大众面临 14 亿美元的追缴,50 多批零配件被海关暂扣,连正常经营都受影响,韩国起亚也收到近 1.7 亿美元的税单,这样的营商环境让外资心里发慌。 过去十年里,2700 多家外企从印度撤走,富士康的半导体项目被叫停,比亚迪设厂计划搁了浅,亚马逊、沃尔玛这些巨头也屡屡碰壁。 更让西方窝火的是印度不听指挥,俄乌冲突后不光不跟着制裁俄罗斯,还低价买俄油转卖给欧洲赚差价,美国气不过制裁了十家印度科技企业,之前的热乎劲儿立马凉了半截。 这下西方又换了套路,悄悄搞起了 “去印度化”。欧盟提高了印度商品关税,美国企业开始削减在印业务和高管数量,2025 年 7 月欧盟制裁了印度纳亚拉能源公司,10 月英国跟着加码,美国更狠,新制裁直接让印度信实工业的原油进口量腰斩。 可西方自己却玩起了双标,德国把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托管起来继续运营,还向美国申请豁免,英国制裁一周后就发了特别许可,这种做法连印度都忍不住公开炮轰。 最打脸的要数稀土领域,西方本来想拉印度搞 “去中国化”,结果印度 90% 的高纯度稀土都得从中国买,2025 年 9 月中国暂停出口,印度塔塔电动车生产线直接停摆,最后印度企业干脆承诺从中国买的稀土绝不转口给美国,彻底断了西方的念想。 毕竟美国自己的稀土矿石还得运到中国精炼,本土提纯成本是中国的 3 到 5 倍,纯度还不达标,而中国光冶炼分离环节就占了全球 85% 的产能,短期内根本没法替代。 其实不管是 “去中国化” 还是 “去印度化”,都犯了同一个错:把全球产业链当成了可以随便摆弄的玩具,却忘了这是个你中有我的合作网络。 中国的优势是几十年积累出来的,印度也有自己的国情,不是想替代就能替代,想拿捏就能拿捏的。现在连欧盟内部都有越来越多国家想和中国合作,这说明搞霸权套路行不通,只有好好合作才是正道。 一直以来,印度在国际事务里总是跟着美西方走,可稍微有点发展势头,就挨了西方的狠狠打压。 这么看来,西方鼓吹的什么“价值观同盟”,根本就是骗人的鬼话,在那些只顾自己的西方政客心中,能拿在手里的好处,可比那些虚头巴脑的意识形态观念要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