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好意 加拿大宣布了! 加拿大10月27日正式对中国的卡车车身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此次调查由摩根加拿大和摩根运输公司发起。 这事儿看着是两家加拿大公司喊冤,说中国卡车车身卖得太便宜,抢了他们的生意,还说咱们拿了补贴,可往深了扒,全是藏不住的算计,哪是什么单纯的“产业维权”。 先说说这两家申诉的摩根公司,他们嘴里的“低价倾销”根本站不住脚,咱们的卡车车身能卖得实惠,靠的是真本事——工厂用模块化生产,钢材利用率比加拿大企业高不少,浪费少了成本自然就降了,同等规格的产品价格低两成是实打实的技术优势,跟所谓的“补贴”没多大关系。 加拿大这么痛快就立案调查,头一个心思就是给美国“表忠心”。这事儿太巧了,刚好赶在美加贸易谈判破裂不到24小时就宣布,美国那边正为钢铝配额、关税合法性的官司头疼呢,最高法院要是判输了,可能得退近万亿美元的税款,急着找盟友撑场面。 加拿大心里门儿清,自己75.9%的出口都靠美国市场,钢铝、汽车这些吃饭的产业根本离不了美国,这时候拿中国开刀,就是想换美国在贸易谈判里松口,给点实在的好处,比如多给点钢铝出口额度,这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 再就是帮本土那些竞争力不行的企业“挡路”。加拿大本土的卡车厂,差不多四成的车身组件都得从中国买,谁让咱们的产品性价比高呢——一辆标准货运车厢,中国货报价一万七千加元,本土厂得卖到两万九,差了一大截。 这两年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卡车车身还在涨,2024年就比前一年多卖了12%,占了当地进口市场的35%。那些本土企业自己跟不上技术,又不想降价,就只能哭着找政府帮忙,想用反倾销调查把中国产品拦在门外,给自己留口饭吃。可他们不想想,真把中国货挡出去了,自己的成本降不下来,最后还不是得把涨价的负担转嫁给加拿大的物流公司、零售商,说到底还是老百姓买单。 还有个藏得挺深的目的,就是想在和中国的其他贸易里找筹码。加拿大这些年一直想扩大对华出口,油菜籽、木材都是他们的主力产品,可之前因为加征电动车关税,中国反手就加强了油菜籽检疫,三个月就让他们的出口掉了30%。这次拿卡车车身说事,说不定是想逼着中国在这些农产品进口上让步,比如放宽检疫标准、多买几船油菜籽,用一场调查换多领域的好处,典型的“以小博大”。 可这步棋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的重卡产业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样子了,2024年出口额都冲到64.94亿美元了,还涨了17.1%,加拿大本来就不是主要市场,咱们的重心早放在俄罗斯、印尼这些地方了,真丢了加拿大市场也伤不到根本。 反倒是加拿大自己要遭殃,按他们的流程,90天内出初裁,明年1月才判是否造成损害,这期间本土卡车厂肯定慌——断了中国组件供应,找替代商至少要半年,订单早被其他国家抢光了。要是真像之前对铸铁污水管那样征300%的税,本土卡车厂要么利润缩水,要么涨价丢客户,怎么算都是赔本买卖。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总理月初才喊着要十年内把非美市场出口翻一番,现在为了讨好美国就对华搞调查,等于自己打乱了“贸易多元化”的节奏。他们忘了中国既是买家也是供应链关键伙伴,不光买他们的农产品,他们的卡车厂、物流企业也离不开中国的性价比产品。之前对电动车加税已经吃了亏,这次还想故技重施,怕是要栽更大的跟头。 说到底,加拿大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为了公平竞争,就是场彻头彻尾的贸易保护戏码。表面是帮本土企业维权,实则是讨好美国、拿捏中国的双重算计。 可他们没算明白,现在的国际贸易早不是谁想拿捏就能拿捏的,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应对,反倒是加拿大自己,很可能在这场算计里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没讨好到美国多少,还得罪了重要的贸易伙伴,最后让本土企业和老百姓买单。这“不怀好意”的心思,终究是藏不住,也成不了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