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蔡正元一再强调,台湾人中三分之一是台籍日本兵的后代,他们是日本人,不是台湾人,更

蔡正元一再强调,台湾人中三分之一是台籍日本兵的后代,他们是日本人,不是台湾人,更不是中国人。   从1895年到1945年,整整50年,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不只是占领土地,更是改造人心。皇民化运动不是名词,是制度化的洗脑工程。   1943年,日本政府在台公开征募志愿兵,原计划招收1000人,却涌进60多万报名者。   这个数字本身,比任何说教都更刺眼。台湾人想当日本兵,不是个别现象,是集体行为。   李登辉、蔡英文、赖清德,这些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台籍日本兵的故事。李登辉当过日本炮兵少尉,他哥哥更直接卷入马尼拉大屠杀。   蔡英文的父亲修理日军战机,赖清德的祖辈,同样有日本军历。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台湾政坛的中坚,掌握话语权、掌握教科书、掌握“历史诠释权”。   他们不只是“亲日”,他们是从骨子里认同日本文化,甚至以日本人的身份为荣。   2025年7月,台防务部门纪念“卢沟桥事变”,居然全篇不提日本侵华,只讲“大陆威胁”。   蔡正元一针见血地批评:“台军早就异化成了台籍日本兵的延伸。”   如果说过去是受迫害,现在则是主动遗忘。日本殖民者离开了,但他们留下的思维方式却根深蒂固。   台籍日本兵的后代,今天已是台湾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政界、商界、学界都有广泛布局。   岛内亲日情结,不是肤浅的“哈日”,而是深层的身份错位。   他们不只是喜欢日本文化,他们从内心排斥中国文化,因为那会动摇他们对于自身“优越性”的想象。   2025年10月,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公开表示“台湾没有光复节”,甚至声称“台湾主权未定”,这是对法律挑衅。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已经写得明明白白,台湾是中国的领土。1945年10月25日,台湾回归中国,这是国际法上的事实。   但民进党坚持引用《旧金山和约》,有意忽视中国未签署该条约的事实,硬要制造“台湾地位未定”的舆论空间。   蔡正元讲这些,不是为了争论历史,而是要让大家看清今天。他说:“台独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殖民余毒的延伸。”   那些被皇民化改造过的家庭,他们的下一代对祖国没有任何情感连接。   他们甚至会觉得,“中国”两个字,是对他们身份的侮辱。这种“自我殖民”心态,才是今天台湾认同危机的根源。   台籍日本兵的身份认同,不只是过去的历史包袱,而是现实的政治资本。   他们在岛内推动“去中国化”,修改教科书,淡化抗日战争,把“终战”说成“台湾解放”。   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也拒绝让下一代与中国有任何关联。他们说“我们是台湾人”,但骨子里,却把“日本人”当作更高贵的归属。   蔡正元因此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他因为“三中案”被判刑三年半,2025年5月甚至被强制佩戴电子脚镣。   原因很简单,他不配合民进党诬陷马英九,也不肯停止赴大陆交流。他是统派,是异类,是他们眼中的“敌人”。但他讲的,却是许多台湾人不敢讲的真话。   岛内媒体不愿报道的一个事实是,台籍日本兵曾参与多起战争罪行。马尼拉大屠杀中,台籍兵的身影清晰可见。   日本战败后,为了掩盖这些罪行,竟计划集体处决台籍兵,最后因为美军登陆速度太快而作罢。   这些人回到台湾,没有被清算,反而成为“英勇抗战”的包装对象。他们的后代,自然也继承了这段“被美化”的历史记忆。   蔡正元指出,这种历史选择性记忆,是民进党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他们的历史观,不是为了还原真相,而是为了服务政治目标。   他们要制造一个“台湾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叙事框架,于是就必须不断否认、歪曲,甚至完全抹去中国的存在。   历史不是过去,它是一面镜子。看清镜子里的人,才知道自己是谁。   蔡正元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共识。”   但对那些“台籍日本兵的后代”来说,他们不想照这面镜子,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祖国,而是身份的崩塌。

评论列表

和风细雨
和风细雨 1
2025-10-30 19:35
解放军扔炮弹,顾忌没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