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德国外长被“中断”访华之路后,德国国内各界“火力全开”!任何指责中国的行为都是愚

德国外长被“中断”访华之路后,德国国内各界“火力全开”!任何指责中国的行为都是愚蠢的做法!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默茨政府的超级外交灾难 ! 这句评价,算是把默茨政府的尴尬摆上了台面。 原定于10月26日的北京之行,临出发前两天突然宣布推迟,表面说“没安排够会谈”,实则是中方用行动给这位“既想占便宜又想摆架子”的外长上了一课,而德国国内的批评声也跟着炸了锅,直言“指责中国的行为太愚蠢”。 这事的根子早就埋下了。瓦德富尔出发前就憋着一套“组合拳”,想把稀土、台湾问题、俄乌冲突捆在一起谈,打算一边求中国保障稀土供应,一边还对着中国指手画脚。 要知道,德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深到骨子里,2024年进口的5200吨稀土里,65.5%来自中国,像电动车永磁体必需的钕、镨这些关键品种,几乎全靠中国供应。 更别提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后,德国车企的芯片库存告急,每辆车要装的几百枚功率半导体断了供,大众、宝马的生产线都快停了,本来指望瓦德富尔借着访华打通供应链,结果他倒好,先在敏感问题上信口开河,把合作的门给堵死了。 最打脸的是德国工业界的态度。原定跟着访华的汽车工业协会、稀土进口商代表,集体缺席了这场行程,这明摆着是对瓦德富尔路线的不信任投票。 德国工商大会的调查早就显示,超过一半企业计划减少对美贸易,四分之一暂停在美投资,而今年1到8月,中国重新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达1634亿欧元,比美国还多6亿欧元。企业界比谁都清楚,现在德国经济已经停滞三年,制造业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瓦德富尔这波操作,耽误的可是真金白银的生意。 德国内部的批评更是火力全开。社民党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直接戳破,说全球局势紧张的时候,跟中国保持直接对话才最重要,呼吁政府赶紧重新思考对华战略。 《焦点》周刊的资深评论员施泰因加特更狠,说瓦德富尔延续了前任的说教模式,“找不到调、踩不到点”,跟德国那些受尊敬的前外长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他还讽刺说,瓦德富尔该去哈佛的课堂听听,看看发展中国家都在学中国什么,别跟着美国的“政治时尚”瞎起哄。连政府副发言人都赶紧出来救火,强调德国仍想和中国“尊重且良好地交流”,默茨的访华计划也不会受影响,可这话更像给这场闹剧找台阶下。 更荒唐的是,瓦德富尔自己还嘴硬,说行程是“推迟不是取消”,很快会重新安排,还嘴硬要和中国谈“公平贸易”。 可他没算明白,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合作可以谈,稀土、汽车、新能源这些领域有的是空间,但核心利益碰不得。之前中方就说了,稀土出口管制是依法维护安全,还给欧盟企业留了审批便利;安世半导体的事,也是荷兰先破坏契约精神,中方反制合情合理。 瓦德富尔想学美国搞“价值观施压”,却忘了德国根本没有底气——中国手里握着稀土和市场,德国手里除了需要合作的诉求,没什么能拿捏中方的筹码。 有意思的是,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还放狠话,说谈不拢就要“强硬报复”,想拉欧盟用“反胁迫工具”施压,可这招根本没人当真。 法国马克龙虽然帮腔说稀土管制是“经济胁迫”,但真要动贸易制裁,首当其冲受损的还是欧洲企业。施泰因加特早就点破了西方的通病:一边知道经济离不开中国,一边硬要追随美国遏制,能力又跟不上,最后只能成“嘴炮王者”。 现在德国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正卡着脖子,没中国的稀土和市场,转型就是空谈,这时候跟中国闹僵,纯属自断后路。 瓦德富尔的访华风波,其实是给默茨政府敲了警钟。德国到底要跟着美国的节奏搞意识形态对抗,还是盯着本国的经济利益务实合作,答案本该很清楚。 现在行程推迟了,默茨的访华计划也蒙上阴影,企业界还在催着解决供应链问题。 接下来就看德国怎么收场了,瓦德富尔真能放下身段重新安排访华吗?默茨会不会亲自出手挽回局面?要是继续抱着“摆架子”的心态,最后吃亏的恐怕还是德国自己。你觉得德国会调整对华策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