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德媒:中国限制无人机出口对乌克兰造成沉重打击】 10月29日,德国电视台

【德媒:中国限制无人机出口对乌克兰造成沉重打击】 10月29日,德国电视台NTV援引乌克兰及国际国防企业联盟“Iron”联合创始人尤里·洛米科夫斯基的话称,北京正阻挠乌克兰国防工业通过波罗的海国家、波兰等盟国进口中国电子零部件。“现在中国政府甚至禁止向这些国家供应零部件,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零部件最终会流入我们乌克兰。” 报道称,中国政府限制相关供应,因为这类武器已成为对抗俄罗斯军队的关键力量。乌克兰军队不仅使用无人机打击俄罗斯的重要指挥、后勤目标,还攻击其关键能源基础设施。 德国国防与战略研究所(GIDS)军事分析师亨德里克·雷梅尔表示,“这类武器已深入俄罗斯领土腹地,不仅对莫斯科构成军事压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压力。”俄罗斯国内局势紧张,通胀率与能源价格持续攀升,此外克里姆林宫已宣布提高增值税。雷梅尔认为,“有迹象表明,使用高精度武器(尤其是无人机)实施远程打击的战略正逐步取得成效。” 报道指出,中国的出口限制对乌克兰造成沉重打击,其前线作战成果面临威胁。特别是无人机的发动机、电池和飞行控制系统主要依赖中国供应。 据洛米科夫斯基估算,乌克兰国防技术市场规模约为350至400亿美元,目前有超过800家企业参与这一持续增长的市场。 但无人机产业严重依赖中国零部件进口,本土生产比例仅约40%。乌克兰正尝试通过变通方式获取无人机所需零部件,例如与在欧洲设有生产基地的美国公司开展贸易。 洛米科夫斯基透露,“但我们当前的核心工作,是推动供应链在乌克兰本土的本地化。”他称,若要在长期内建立起能与中国在效率和成本上竞争的生产体系,需要欧洲的大量投资及与乌克兰的合作。 洛米科夫斯基认为,资金应投向研发与初创企业培育,以确保欧洲国防工业保持竞争力。 报道强调,尽管中国官方宣称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但中国零部件已多次在俄罗斯武器中被发现,且不仅限于无人机领域。此外,欧盟与美国曾质疑中国企业协助俄罗斯规避能源领域的相关制裁。 此前报道称,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周边期间,俄罗斯部署了移动火力小组以对抗无人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俄中联合生产的索勒斯/江淮ST6皮卡,该车型产自符拉迪沃斯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