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主席台上发言时,她的手不断地在演讲稿上摸索着。她叫华天御,黑龙江东方学院2025级法学专业新生,她是黑龙江省首位使用盲文试卷参加统一高考的全盲考生。今年9月1日,她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发言稿是由一排排“浮点”组合而成的词句。
在模糊光影里种下清晰的梦
华天御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18个月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眼底发育不全”。从此,她的世界只剩下模糊的光影。尽管一直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但她始终有一个愿望:想和同龄人一样,去普通高校上学。
近年来,有关部门为视障群体求学、就业创造了众多机会,不过很多高校针对盲人开设的专业主要以针灸推拿和音乐两大类为主,学生通过参加春季单考单招来实现升学。然而,华天御却越过了这个特殊的安排,坚持要在今年夏天走上普通高考的考场,在普通大学里探索更广阔的学科领域。
实现梦想的过程异常艰难。上大学前,华天御就读的特殊教育学校,只有针对单考单招考试的课程,内容远不足以应对普通高考,她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然而,立体几何的抽象图形、物理试题的复杂计算,对于这个没有机会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甚至连方与圆都需要依靠触觉和想象来理解的她来说,挑战是巨大的。
为了普通高考,仅做教材练习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模拟题,但学校并没有打印盲文版理科试卷的条件。2024年8月,华天御结识了黑龙江省图书馆无障碍服务中心的张品瑞老师。得知她需要盲文版理科试卷后,张老师立即答应帮忙。理科试卷包含大量图形和角标符号,翻译成盲文需不断修正,“翻译”第一套盲文版试卷时,张老师带领东北农业大学的志愿者耗时一周才完成。
就这样,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这个倔强的姑娘在今年6月7日这天,走进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考场。今年,全国共有16名盲人考生参加普通高考。
普通高校中迎来盲人学生
“除了是盲文外,试卷内容与正常高考都是一样的。”华天御说,考试时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南岗区高等教育考试中心根据教育部规定,为她提供了独立考场,并在原本考试时间的基础上延长了50%。黑龙江省今年相关类别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为360分,华天御考到了421分,对于她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查完成绩后,华天御与家人商量,打算报考黑龙江东方学院的法学专业。黑龙江东方学院校长徐梅得知华天御的选择意向后,主动邀请她和母亲参观校园,耐心沟通未来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法学专业所在的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秦国峰陪她参观了图书馆、食堂、教学楼及寝室。参观时,秦国峰特意说明,如果华天御来学校就读,学校还会在住宿、学习等方面给她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在图书馆,我们将给她设立单独的无障碍阅览桌,同时还将引入盲文打印设备。”
正是这份热情的关怀,让华天御和家人最终确定了报考志愿。8月7日,黑龙江东方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文慧将一份特制的盲文版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华天御的家中。
新生报到日那天,华天御以2025级法学专业学生的身份走进黑龙江东方学院。实际上,在华天御报到之前,学校就已经召开了校长办公会等多次会议,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计划。
成长道路上铺满关爱
“学院成立帮扶小组开展工作,通过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帮助华天御解决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据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秦国峰介绍,学院特意把她的寝室安排在了离洗手间最近的房间。从报到至军训期间,学院安排志愿者帮助她熟悉寝室到食堂、图书馆、教学楼等常用路线。
“我这样扶你可以吗?”室友迟依琳问道。“我挎着你会更好,不然我感知不到你的下一步动作。”华天御笑着回答说。不只是室友,很多同学也在默默地关心着她。召开第一次班会时,一位同学看到华天御走进教室,悄悄地伸手捂住了桌角,生怕她不小心撞上去。
然而,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华天御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使用吹风机的软件是她教我们下载的,洗澡、快递驿站的位置都是她告诉我们怎么走的。”华天御的室友吴依娜说。
相比于生活上的困难,华天御要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还需要克服学习上的难题。
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的丹蕊老师表示,为了让华天御能够听懂,她在讲课时如果遇到一些图片案例,会特意进行描述讲解,以帮助华天御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清晰的模型。
与此同时,张品瑞也来到了学校,指导有关部门掌握把试卷翻译成盲文的技巧,还给华天御送来了两个特殊的礼物:一个是向有关单位申请的可以将明文汉字转换为盲文的点显器,另外一个是张老师自费给华天御购买的智能眼镜——戴上它可以跨越视力障碍,通过人机对话,从而识别当前环境或者是读出眼前的文字。
在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上,校领导送给华天御一个特殊的礼物——盲文版《平凡的世界》。代表学校赠书的副校长徐建成表示,希望华天御能够努力学习,终有一日,她的才华将使人们淡忘她的“特殊”,成为一名平凡世界里的普通人。
这个梦想,正在实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