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人民日报怒赞!一名学生在公安局视频号下求助,因为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有3亩地,能

人民日报怒赞!一名学生在公安局视频号下求助,因为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有3亩地,能帮忙收一下玉米吗?警察的回应让人破防! “我们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有3亩地,能帮忙收一下玉米吗?” 这条留言没藏着任何花哨的词儿,却戳中了无数人的心。谁都能想象出那画面:玉米秆长得比人高,叶子边缘割得人胳膊生疼,一个女人蹲在地里,掰一会儿就得直腰喘口气,3亩地看着不多,真要靠一双手收完,不知要熬多少个早出晚归。 没想到公安局的回复来得特别快,不是官话套话,就一句实打实的“地址发过来,明天我们过去”。第二天一早,所长带着五六个民辅警真的来了,穿的警服外套搭在田埂上,里面的便装很快就沾满了泥土和玉米须。有个年轻民警以前在农村长大,掰玉米的动作比农户还利索,一边干活一边跟孩子妈妈唠:“您歇着,这点活我们一会儿就完事儿。” 有人掰棒子,有人扛袋子,遇到三轮车陷进泥里,几个人喊着号子一起推,裤脚全是泥点也没人在意。 可笑着笑着就忍不住想,这暖心的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啊。现在农村里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不是不想守着家,实在是种粮一年的收入还不如打工三个月多。安徽有个村子的留守老人占比超65%,去年旱情的时候,15口井要浇3200亩地,老人们排队浇水都要等6个小时 。就像这户求助的人家,3亩地对壮劳力不算啥,对独居的女人来说,就是压在心上的大石头。 有人说民警不该管这些“闲事”,可所长一句话说得在理:“守护平安是主业,但为人民服务不分场内场外。” 他们不光收玉米,还趁休息的时候给农户讲防火和防诈骗的知识,就像皋兰县的民警那样,在田埂上开起“安全课堂” 。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恰恰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帮助。 但感动归感动,咱们也得想明白,靠民警掰玉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现在虽然有大型收割机,一台机器一天能顶80个人工,可很多小农户的地块零散,根本用不上机械 。农村空心化越来越明显,年轻人走了,田地只能靠老人硬撑,这可不是一次两次的爱心帮扶能改变的。 真正的解决办法,得是让农业变成有奔头的产业,让年轻人愿意回来。比如搞土地流转,让种粮大户规模化种植,用科技降低成本;或者像国家正在做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给补贴给政策。到那时候,可能就不会再有孩子急着找警察帮忙收玉米了。 民警的援手确实暖人心,但这更该是个提醒,提醒我们别忽视了那些守在田地里的人。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