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楚雄州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楚雄彝族自治州紧扣教育强州建设战略部署,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核心,实施“整体谋划、分层分类、融合实施、捆绑考核”培养模式,统筹推进优秀校长培养、教师全员培训、“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各级名师工作室研训工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注入了强劲动能。

高位谋划定方向,构建人才培育新体系

楚雄州以“整体谋划”强化制度设计,将优秀校长培养、教师培训、骨干队伍建设和名师工作室研训纳入州教育发展规划。通过“分层分类”精准定位培养对象,细化兴滇教育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培养目标,以“融合实施”整合资源,推动培养、研训、队伍建设一体化运作。楚雄州计划培育省级兴滇教育人才50名、学科带头人300名、骨干教师600名;培养州级卓越校长6名、领航校长60名、骨干校长600名;培育州级学科带头人300名,培训骨干教师3000名,每年实现教师全员培训30000人次。

通过构建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楚雄州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领军人才,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创新模式求实效,探索多元培养新路径

楚雄州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与个性、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原则,推行“送培省外+岗位实践”培养模式。依托省内外教育发达地区优质资源,通过专题讲座、跟岗研修、挂职锻炼等开展沉浸式培养,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注重实践转化,要求学员返岗后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实践探索,实现学用结合。为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方案,配备导师全程指导,搭建深度研修、思想引领和实践创新平台。

此外,楚雄州着力构建“1+N”师带徒培养体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行“1+6+10”模式,即1名省级兴滇教育人才带6名学科带头人,1名学科带头人带10名骨干教师;优秀校长培养实施“1+10+10”工程,由1名卓越校长引领10名领航校长,1名领航校长带动10名骨干校长;名师工作室研训采用“1+10+10”机制,1名主持人带领10名成员,1名成员指导10名学员。通过“1+N”师带徒体系的层层带动、逐级辐射,推动各类教育人才在引领与跟学中同步成长,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人才培育生动局面。

健全机制强保障,激发队伍建设新活力

楚雄州明确省级兴滇教育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州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期为5年,届满后重新考核认定,实行届期制,打破终身制。同时,优化阶梯式推荐机制,省级学科带头人从省级骨干教师和州级学科带头人中产生,形成“逐级递进、择优晋升”的成长通道。

为确保培养工作落地见效,楚雄州构建组织领导、经费支持和结果应用三大保障体系,成立由州教育体育局牵头,各县(市)协同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级校长、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楚雄州还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整合各类培训项目资金,为培养工作提供坚实财力支撑;注重培养成果转化,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优评先挂钩,对表现突出的培养对象在项目申报、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有效激发教师参与培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云南网记者赵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