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法国学者阿尔诺·贝特朗(北京时间10月26日)感叹道:“(美国财长)贝森特本人竟

法国学者阿尔诺·贝特朗(北京时间10月26日)感叹道:“(美国财长)贝森特本人竟然相信了李成刚被解雇的假新闻。难以置信!这表明负责与中国打交道的人对这个国家的了解是多么少。”   作为美国管财政的头头,天天要跟中国掰扯经贸问题的核心人物,能犯这种低级错,压根不是一时马虎,而是对中国的制度和实际情况,连最基本的认知都没有。   敢信这假新闻的贝森特可不是小人物 ——2025 年 1 月刚过参议院那关当上财政部长,之前还在索罗斯基金当首席投资官,论理说该是个眼珠一转就能算明白账的精明角色。   可他盯着的李成刚,更是中方经贸谈判桌上的硬角色,国务院 4 月的任免公告里写得明明白白,任命他当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还是正部级的大官。   这人早年在 WTO 做过常驻代表,摸透了国际贸易的门道,是中美经贸磋商里实打实的 “老将”。   这两人的过节早有铺垫。早在 8 月底,李成刚特意飞了趟华盛顿,本来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之前达成的共识,顺带就美国拿中国造船业搞 301 调查的事儿跟美方交涉。   没成想,事后贝森特在记者会上反倒恶人先告状,说李成刚是 “没被邀请就闯过去的”,还指责他 “说煽动性的话”“举止不尊重人”。   结果商务部当场就把这话顶了回去,明明白白说李成刚的行程是双方早就敲定的,完全合乎外交规矩,美方就是在歪曲事实。   到了 9 月的马德里谈判,两人的硬碰硬更直接。   贝森特以为手里攥着芯片管制的筹码,就能逼着中方取消稀土管制,没想到李成刚当场拿起电话,直接安排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 —— 意思再清楚不过:美国芯片离了中国稀土根本玩不转,真要撕破脸谁都落不着好。   这一下把贝森特噎得没话说,估计心里早就憋着股火。   就在这节骨眼上,10 月 20 号突然冒出条假新闻,说中方把李成刚的职务全免了。   按说这种级别的人事变动,最该做的就是查官方公告,可贝森特居然真信了,还公开嚷嚷说 “我就说了几句,中国就把人换了”,明摆着暗示中国是怕了美国。   结果没等他得意几天,反转就来了。10 月 26 号,路透社的镜头直接拍到李成刚出现在吉隆坡的中美贸易谈判会场,正准备第二天的磋商。   这一下,假新闻彻底露了馅,贝森特的脸算是被打结实了。也难怪阿尔诺・贝特朗觉得没法理解,稍微懂点中国情况的人都该知道,高层人事任免有一套严格的规矩,人社部官网肯定会第一时间发公告。   像李成刚这样的正部级谈判代表,怎么可能说免就免,连个官方信儿都没有?   这还不是贝森特头一回在对华认知上闹笑话。之前他说李成刚 “没被邀请就擅闯华盛顿”,可明眼人都清楚,中美高级别磋商哪回不是提前沟通好的?   李成刚去美国是带着落实元首共识的诚意去解决问题,怎么就成了 “擅闯”?商务部当时就说得很明白,美方这是颠倒黑白,说白了就是想抹黑中方,把自己在贸易问题上的责任推干净。   其实早在此前,贝森特就曾伙同其他美国高官谎称 “中方违反共识”,结果被中美双方同时打脸,可见这种认知偏差不是偶然。   这事儿看着是个笑话,可藏在背后的问题比笑话本身严重多了。   贝森特当美国财政部长,身边肯定围着一群研究中国事务的幕僚和智库,可连 “查一下人社部公告” 这种最基础的核实工作都没做,就敢信假新闻、乱说话。   要么是根本没把了解中国当回事,要么就是对中国的行政体系彻底无知。   要知道,中国的人事任免从来都是亮在明处的,别说正部级官员,就算是部门里的中层变动,都有正规渠道能查到。贝森特团队连这点功课都懒得做,还谈什么 “了解中国”?   往深了说,贝森特之所以轻易信了假新闻,根子上是揣着霸权那套老想法看中国 —— 觉得拿芯片、关税这些筹码一施压,中国就得服软,就得换掉让他头疼的谈判代表。   这种想当然的逻辑,本身就是对中国最大的误解。中国从来不是靠施压就能拿捏的国家,李成刚的强硬,不过是在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美国搞的那些单边制裁,早就把全球供应链搅得乱七八糟,连美国自己的港口和就业都受了影响,中方反制根本是被逼得没办法。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事儿可不是孤例。这些年美国不少管对华事务的官员,总爱凭着一鳞半爪的信息甚至谣言下判断。   要么把中国正常的人事调整当成 “服软的信号”,要么把中方正当的反制说成 “破坏规则”,说到底都是不愿意沉下心来真的了解中国的制度和立场。   就像这次,贝森特团队哪怕花十分钟查查人社部网站,或者问问真正懂中国的专家,也不至于闹这么大的笑话。   阿尔诺・贝特朗的感叹,其实戳破了中美打交道的一个大问题:很多摩擦的根源,就是这种认知上的鸿沟。负责谈事儿的人连基本事实都搞不清楚,怎么可能好好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