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公开承认中国制造的PL15E空空导弹是出色武器,这一态度转变源于2025年5月印巴“辛杜尔行动”。起初印度高调宣称用S - 400“击落”PL15E,贬低其性能,还展示残骸彰显战果。但几个月后态度反转,印方开始称赞。 印度态度转变主要因其对PL15E残骸研究后,认可了该导弹的先进技术和实战能力。其优势体现为: ● 射程远:出口版官方公布射程超145公里,实际有效射程可能更远。相比之下,印度“流星”导弹射程仅50多公里,美军AIM - 120D也比它短40公里。 ● 抗干扰强:采用多频段跳频技术,能绕开常规干扰;配备微型雷达导引头及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导引头,支持主被动双模制导,可精准锁定目标,还能同时追踪多架敌机。 ● 推进系统优:使用高能固体燃料,能量密度比印度现有燃料高40%,能让导弹速度达5马赫以上,末端机动性强,且可长时间保持高速。 基于这些优势,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计划将PL15E技术融入国产“阿斯特拉”系列空空导弹,提升其射程、机动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减少对进口高端空对空导弹的依赖,力争成为地区国防供应商。不过,印度军工存在诸多短板,如难以制造微型有源相控阵导引头、常规火箭燃料量产不稳定、缺乏导弹飞控系统自主研发能力等,逆向仿制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