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果然被我猜中了 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10月20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美国总统特

果然被我猜中了 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10月20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尚未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万斯还强调特朗普的考虑是要首先保证美国自己的安全,为美国保留关键的武器系统。(央广网) 这话听着是顾全本土安全,实则把美国援乌政策的矛盾和算计全摆到了台面上。 要知道这可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拿捏 “战斧” 导弹。早在 9 月 28 日,万斯还说政府在 “认真考虑” 乌方请求,甚至放风说可能让欧洲国家出钱购买后转交。 10 月 6 日特朗普本人更含糊表态 “总体上已经作出决定”,只是想先问清楚 “乌军会往哪发射”。短短十几天态度大转弯,关键问题早藏在导弹本身的硬伤里。 “战斧” 导弹看着厉害,实际给出去全是麻烦。这款导弹最新型号射程能到 1800 公里,打俄罗斯腹地都绰绰有余,可美军自己库存根本不宽裕。 有数据显示现役 “战斧” 也就 3500 到 4000 枚,全部分配给海军潜艇和水面舰艇用,要是匀给乌克兰,美军亚太和中东的部署就得缩水。 更要命的是产能跟不上,美国每年才造 50 到 70 枚,每枚成本 130 万美元,真要供应乌克兰,猴年马月才能凑够能用的数量。 泽连斯基没搞明白的是,就算美国肯给,乌克兰也用不了。“战斧” 主要靠舰艇或潜艇发射,可乌克兰海军早被打没了,只能改装成地面发射版本,这一改又是好几个月的功夫。 俄军事专家安皮洛戈夫早戳破了关键:发射 “战斧” 得靠高精度三维地形图规划路线,这都是美国最高军事机密,根本不可能给乌克兰,最后还得美国或英国专家亲自操作,等于把美军直接拖进战局。普京之前就放话,这会让俄美关系 “进入全新紧张阶段”,特朗普显然不想冒这个险。 特朗普的算盘里,还有笔更现实的经济账。他 2 月就喊过不再给乌克兰新援助,说美国已经砸了 3500 亿美元(乌方称实际不到 1000 亿),要求欧洲 “接棒” 承担责任。 现在更是逼着乌克兰用矿产抵偿旧援助,10 月底泽连斯基还要去华盛顿签相关协议。这种 “花钱换资源” 的逻辑下,免费送 “战斧” 这种高价武器根本不符合特朗普的风格,更何况还得让欧洲掏钱,可欧盟自己都在缩减援乌预算,这笔钱哪那么好凑。 国内压力早把特朗普架住了。共和党内部对援乌分歧越来越大,不少议员直言 “不能拿美国纳税人的钱填乌克兰的窟窿”。 更关键的是武器库存的现实焦虑,美军刚把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部署到亚太,这套系统正好适配地面发射的 “战斧”,要是把导弹给了乌克兰,亚太方向的威慑力就得打折扣。万斯强调 “保留关键武器系统”,说白了就是不想顾此失彼。 俄罗斯的强硬回应也起了作用。佩斯科夫早就放话,提供 “战斧” 是 “局势严重升级”,虽然不会改变战场态势,但肯定会招致报复。 美军心里清楚,乌克兰拿到 “战斧” 大概率会打俄罗斯基础设施,到时候俄对乌后方补给线的打击只会更狠,反而让美国陷入 “援助 - 升级 - 再援助” 的恶性循环。 之前给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射程才 300 多公里,都引发俄方强烈反制,更别提射程翻好几倍的 “战斧” 了。 有意思的是,这场 “战斧拉锯战” 早暴露了美国援乌的真实心态。表面上喊着支持乌克兰,实际处处算着成本和风险,既想靠军援拖垮俄罗斯,又怕自己被拖下水;既想压欧洲出钱,又怕欧洲撂挑子。 万斯的表态不过是把这种矛盾摆到了明面上,比起乌克兰的需求,特朗普更在乎美国的库存安全、钱包和选票。 现在泽连斯基只能指望英法的 “风暴阴影” 导弹撑场面,可那款导弹射程才 250 公里,跟 “战斧” 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特朗普这次暂拒援助,会不会成为美国援乌政策收缩的开始?欧洲要是接不住这个担子,乌克兰战场又会迎来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