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长江巨鱼”到濒危灭绝,43年追鲟路讲述一段跨越半生的守护

潮新闻通讯员王佳郑俊朋记者竺佳

“鲟鱼有多大?”“你知道鲟鱼的特点是什么吗?”“它的别称是什么?”日前,“汇海科之智,传科普之炬”宁波大学海洋科普著作捐赠仪式暨专题讲座在宁波大学梅山校区召开。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宁波大学特聘教授庄平,用鲟鱼的前世与今生为题,为海洋学院师生带来一场生动的科普盛宴。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师生代表共200余人现场聆听了此次科普讲座。

随着庄平教授图文并茂的讲述了自己与鲟鱼长达43年、近乎半生的深厚缘分及参与编撰的五套九册代表性著作,让学生们了解了鲟鱼“特别大、特别能游、特别古老、特别珍稀和特别保护”等特殊性与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庄平教授讲座。通讯员供图

探秘鲟鱼的“前世”与“今生”

聚焦‘前世’,鲟鱼作为现代硬骨鱼类祖先拥有其辉煌历史,被称作“活化石”;如今,鲟鱼从昔日辉煌的历史到当前面临巨大的生存威胁,曾经的“慢生活”策略帮助它们逃过了地球生命大灭绝的灾难,今天却成为了物种延续的软肋,最终导致所有鲟鱼都被纳入保护物种名录。

“当今的保护措施效果如何,能不能起作用?我们到底应该采取怎么样的举措?”庄教授对当前鲟鱼保护的深度思考,引发在场师生共鸣。

科普著作捐赠仪式。通讯员供图

当话题转向中国长江中的鲟鱼,现场气氛略显凝重——老百姓所熟悉的中华鲟,用节省食物、专守长江洄游的执着,成了大家心中“无私又恋家”的象征;可曾经的“长江巨鱼”白鲟,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告灭绝,达氏鲟野生群体也在难觅踪迹。

不过,好消息是人工养殖的尝试为这些濒危生命留了一道曙光。“中国已经蹚出了一条鲟鱼“保护与开发利用”并行的双赢路!这不仅让鲟鱼有了存续的可能,更成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智慧的窗口。”讲到未来,庄平教授的语气里满是力量。

以“科普+思政”模式共同打造特色科普品牌

会上还举行了科普著作捐赠仪式,庄平教授受聘为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关工委科普宣讲团首席专家暨学生科普社团特聘导师。“聘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庄平表示,未来以这份担当为动力,更加尽心尽力地投身科普宣讲,让科学知识更广泛地传播。

同时,宁波科创中学、崇正书院、春晓实验学校也聘请了庄平教授为“科普顾问”。“活动将高校的智慧与中学育人实践紧密相连,我们期待与宁波大学携手,在科普教育、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宁波科创中学校长叶琪飞表示。

崇正书院党总支书记周伟庆也来到了现场。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作为崇正书院校外科学实践基地,聘请庄平教授担任海洋教育高级顾问,为崇正书院海洋课程建设与科学实践提供专业指导。“本场讲座内容生动详实,语言深入浅出,成功激发了同学们探索海洋生物奥秘的浓厚兴趣。”

“庄平教授的加盟,为宁波大学携手中小学开展特色海洋科普增添了‘智囊核心’,我们更有信心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养时代新人、服务强国事业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邵丽说。

据悉,下一步宁大海洋学院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创新“科普+思政”育人模式,与联建学校共同打造特色科普活动品牌。